煙樹寒林半有無,野人行李更蕭疏。
堠長堠短逢官馬,山北山南聞鷓鴣。
萬里關河成傳舍,五更風雨憶呼盧。
寂寥一點寒燈在,酒熟鄰家許夜沽。
旅行。唐代。殷堯藩。 煙樹寒林半有無,野人行李更蕭疏。堠長堠短逢官馬,山北山南聞鷓鴣。萬里關河成傳舍,五更風雨憶呼盧。寂寥一點寒燈在,酒熟鄰家許夜沽。
煙樹寒林時隱又時現,我的行裝輕便又簡單。
到處都能遇到官家馬,鷓鴣滿山啼叫聲不斷。
萬里關河都是派行舍,呼盧之聲好像響耳邊。
深夜只有一盞寒燈在,盅盅美酒未把愁悶遣。
煙樹寒林:籠罩在煙霧與微寒中的樹林。
野人:在野之人,作者自指。
行李:即行裝。
蕭疏:稀稀落落,這里指行裝輕便簡單。
堠(hòu)長堠短:指行程或長或短。堠,古代驛路旁邊記里程的土堆。
逢宮馬:在路上常常遇到官馬。
鷓鴣:鳥名,古人認為它的叫聲很象“行不得也哥哥”,最容易引起旅人的愁思。
傳舍:古時供來往行人居住的旅舍。
五更:古代記時制度,將一夜分為五更,這里泛指夜間。
呼盧:古代博戲的一種,又名“樗蒲”,博具為五木,類似后世的擲色子,用五個木制杏仁形之子,一面涂黑,一面涂白,擲出后,五子皆現黑,即為“盧”,是最高之采,擲子時,往往呼叫,希望得到全黑,所以名叫“呼盧”。
寂寥:寂寞。
寒:指燈光帶有寒意,形容環境的冷清。
沽:買。
參考資料:
1、尚作恩 等.晚唐詩譯釋:黑龍江人民出版社,1987:12-14
2、吉林大學中文系.唐詩鑒賞大典(十一):吉林大學出版社,2009
殷堯藩(780—855),浙江嘉興人。唐朝詩人。唐元和九年(814)進士,歷任永樂縣令、福州從事,曾隨李翱作過潭州幕府的幕僚,后官至侍御史,有政績。他和沈亞之、姚合、雍陶、許渾、馬戴是詩友,跟白居易、李紳、劉禹錫等也有往來。曾拜訪韋應物,兩人投契莫逆。他足跡很廣,遍歷晉、陜、閩、浙、蘇、贛、兩湖等地。性好山水,曾說:“一日不見山水,便覺胸次塵土堆積,急須以酒澆之。”著有詩集一卷,《新唐書藝文志》傳于世。 ...
殷堯藩。 殷堯藩(780—855),浙江嘉興人。唐朝詩人。唐元和九年(814)進士,歷任永樂縣令、福州從事,曾隨李翱作過潭州幕府的幕僚,后官至侍御史,有政績。他和沈亞之、姚合、雍陶、許渾、馬戴是詩友,跟白居易、李紳、劉禹錫等也有往來。曾拜訪韋應物,兩人投契莫逆。他足跡很廣,遍歷晉、陜、閩、浙、蘇、贛、兩湖等地。性好山水,曾說:“一日不見山水,便覺胸次塵土堆積,急須以酒澆之。”著有詩集一卷,《新唐書藝文志》傳于世。
追贊耿侍御年伯。明代。畢自嚴。 大夫矯矯龍鵠姿,才華氣節傾當時。惠文柱后豪右避,埋輪都下豺狼悲。一朝南巡持繡斧,風凜霜冽和甘雨。明有法度幽鬼神,寧能希指濫網罟。浮云蔽日天聽高,江干澤畔空牢騷。仁人放麑誠不忍,獨秉三尺障洪濤。論定司徒還上書,賢奸皎皎列前除。炙手氣燄有時盡,保全忠讜論非虛。況看哲嗣紹前修,慰藉虞淵援魯矛。嗇前豐后較孰勝,且有竹帛光千秋。
游定水寺寄杜堯臣。元代。吉雅謨丁。 水紋藤簟竹方床,山閣重陰雨后涼。新月梧桐秋已老,碧梧機杼夜初長。白魚入饌松醪熟,紅稻供炊筍脯香。云樹芝泉隨處好,一時清賞肯相忘。
登青州城樓。明代。金大輿。 麗譙滄海畔,南客一登臨。四野平沙合,孤城遠樹深。古隍無積水,飛閣有棲禽。日落山風急,凄凄傷遠心。
葛仙行祠。宋代。鄭玠。 身為俗吏趨行部,手藝名香祝有年。五色雀飛慶薦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
滿江紅 其一 慶云劉氏婦回生紀事,代星謀。清代。吳重憙。 誰釀跳梁,使弱息、都罹浩劫。早已分、死人香里,長埋枯骨。白刃截開兒女淚,紅閨濺盡英雄血。痛女貞、一木本難支,甘摧折。云屯馬,奔如沸。雷轟炮,聲如接。是誰向、黃沙白草,返魂偏爇。烽火無情珉玉險,干戈有縫菤葹活。把團圞、八口抵馨香,同垂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