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蹊惆悵不能過,紅艷紛紛落地多。
聞道郭西千樹雪,欲將君去醉如何。
聞梨花發(fā)贈劉師命。唐代。韓愈。 桃蹊惆悵不能過,紅艷紛紛落地多。聞道郭西千樹雪,欲將君去醉如何。
讓人惆悵啊,桃樹下落花成路不能觀賞,很多的紅色花瓣紛紛揚揚地飄落到地上。
聽說城垣西邊千樹萬樹梨花開得像白雪遍地,想與您一同去醉中賞花,意下如何?
劉師命:名字事跡未詳。據(jù)《劉生詩》,知他少年磊落不羈,長期漫游梁宋、江淮、吳越等地,投韓愈,為韓門子弟。
桃蹊:桃樹下踩成的路?!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罚骸疤依畈谎?,下自成蹊。”蹊,小路。惆悵:憂郁不前。過:相訪。此指前往觀賞。
紅艷:以花色代花瓣。
聞道:聽說。郭:城垣。千樹雪:梨花色潔白似雪。此指梨花盛開貌。
將:偕同。
參考資料:
1、卞孝萱 張清華.韓愈集.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14:4
根據(jù)《劉生》詩“陽山窮邑惟猿猴,手持釣竿遠相投”和《梨花下贈劉師命》詩“今日相逢瘴海頭,共驚爛漫開正月”句推斷,劉師命于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(805年)春來到陽山,與韓愈于相聚,此《聞梨花發(fā)贈劉師命》詩當作于此時。據(jù)方成珪《昌黎先生詩文年譜》,此詩為永貞元年(即貞元二十一年)春在陽山作。
參考資料:
1、卞孝萱 張清華.韓愈集.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14:4
《聞梨花發(fā)贈劉師命》這首詩先寫惜花,再寫友情,以惜花托友情。可與韓愈寫于幾乎同時的另一首詩《梨花下贈劉師命》互相參看。
前兩句“桃蹊惆悵不能過,紅艷紛紛落地多”寫桃花凋落,鋪滿了樹下的路,因此不能觀賞,充滿了遺憾。“惆悵”寫出了因花落滿地而不忍踐踏的憂郁。后兩句說:聞知城西梨花盛開,欲相偕前往花下同醉。桃落梨開,以第三句梨花盛開,轉(zhuǎn)出結(jié)句,篤情全出。桃花紅梨花白,爭奇斗艷;朋友遠道而來,千載難逢,不能不一醉方休。詩中梨花是本體,雪是喻體,詩人將梨花比作積雪,寫出梨花盛開時的潔白、繁盛之貌,其目的是形象地表現(xiàn)春天千樹梨花怒放的美麗景象。
詩中次句“紅艷紛紛落地多”以“紅艷”花色代花瓣,構(gòu)想奇妙。全詩景美情真,飄逸灑脫,是韓詩短章中的佳制。
韓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學家、哲學家、思想家,河陽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漢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稱韓吏部。謚號“文”,又稱韓文公。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,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,破駢為散,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。宋代蘇軾稱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,與柳宗元并稱“韓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“道統(tǒng)”觀念的確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韓愈。 韓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學家、哲學家、思想家,河陽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漢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稱韓吏部。謚號“文”,又稱韓文公。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,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,破駢為散,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。宋代蘇軾稱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,與柳宗元并稱“韓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“道統(tǒng)”觀念的確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山居雜興。明代。胡梅。 支遁長松見者稀,松邊剛試薜蘿衣。隨來獨鶴相依久,幾度開籠不肯飛。
疫癘饑荒相繼作,鄉(xiāng)民千萬死無辜。浮尸暴骨處處有,束薪斗粟家家無。
只緣后政異前政,致得今吳非昔吳。寄語長民當自責,莫將天數(shù)厚相誣。
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。唐代。龔詡。 疫癘饑荒相繼作,鄉(xiāng)民千萬死無辜。浮尸暴骨處處有,束薪斗粟家家無。只緣后政異前政,致得今吳非昔吳。寄語長民當自責,莫將天數(shù)厚相誣。
遺太白山人方舄歌。明代。鄭善夫。 道人昔年屠赤虬,虬革中作云錦裘。授之素女制方舄,精比南海之輕綃。鹖冠鶴氅言好逑,未有售者微其儔。余知尤物終非世所畜,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。低五岳,小六州,游汗漫,三千秋。更欲乘風觀十洲,掉頭太白山悠悠。饑餐聚窟霞,渴飲清海漚。赤霄九萬去一息,戾止豈負樊籠憂。漢網(wǎng)恢恢羽獵愁,雙鳧雙鳧何處求。我亦從今理風翼,覓汝于昆崙頂上之椒丘。
和丹巖以青溪至有作。。衛(wèi)宗武。 故人未到欠詩催,才到九山云為開。野鶴正思尋老伴,盟鷗亦競喜朋來。免教北隴慚空帳,消得南山詠有臺。梅信已傳花信動,直須領(lǐng)客待春回。
留通商館數(shù)日。宋代。鄧深。 商館非閑地,閑人偶在旁。無端聲利役,有許去來忙。受雨芭蕉響,懷風{禾罷}稏香。江郊秋易盛,早獻十分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