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子既老且病,猶不置讀書,名其室曰書巢??陀袉栐唬骸谤o巢于木,巢之遠人者;燕巢于梁,巢之襲人者。鳳之巢,人瑞之;梟之巢,人覆之。雀不能巢,或奪燕巢,巢之暴者也;鳩不能巢,伺鵑育雛而去,則居其巢,巢之拙者也。上古有有巢氏,是為未有宮室之巢。堯民之病水者,上而為巢,是為避害之巢。前世大山窮谷中,有學道之士,棲木若巢,是為隱居之巢。近時飲家者流,或登木杪,酣醉叫呼,則又為狂士之巢。今子幸有屋以居,牖戶墻垣,猶之比屋也,而謂之巢,何耶?”
陸子曰:“子之辭辯矣,顧未入吾室。吾室之內,或棲于櫝,或陳于前,或枕藉于床,俯仰四顧,無非書者。吾飲食起居,疾痛呻吟,悲憂憤嘆,未嘗不與書俱。賓客不至,妻子不覿,而風雨雷雹之變,有不知也。間有意欲起,而亂書圍之,如積槁枝,或至不得行,輒自笑曰:‘此非吾所謂巢者邪。’”乃引客就觀之??褪疾荒苋耄热胗植荒艹?,乃亦大笑曰:“信乎其似巢也?!笨腿ィ懽訃@曰:“天下之事,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,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。吾儕未造夫道之堂奧,自藩籬之外而妄議之,可乎?”因書以自警。淳熙九年九月三日,甫里陸某務觀記。
書巢記。宋代。陸游。 陸子既老且病,猶不置讀書,名其室曰書巢??陀袉栐唬骸谤o巢于木,巢之遠人者;燕巢于梁,巢之襲人者。鳳之巢,人瑞之;梟之巢,人覆之。雀不能巢,或奪燕巢,巢之暴者也;鳩不能巢,伺鵑育雛而去,則居其巢,巢之拙者也。上古有有巢氏,是為未有宮室之巢。堯民之病水者,上而為巢,是為避害之巢。前世大山窮谷中,有學道之士,棲木若巢,是為隱居之巢。近時飲家者流,或登木杪,酣醉叫呼,則又為狂士之巢。今子幸有屋以居,牖戶墻垣,猶之比屋也,而謂之巢,何耶?” 陸子曰:“子之辭辯矣,顧未入吾室。吾室之內,或棲于櫝,或陳于前,或枕藉于床,俯仰四顧,無非書者。吾飲食起居,疾痛呻吟,悲憂憤嘆,未嘗不與書俱。賓客不至,妻子不覿,而風雨雷雹之變,有不知也。間有意欲起,而亂書圍之,如積槁枝,或至不得行,輒自笑曰:‘此非吾所謂巢者邪?!蹦艘途陀^之。客始不能入,既入又不能出,乃亦大笑曰:“信乎其似巢也?!笨腿?,陸子嘆曰:“天下之事,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,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。吾儕未造夫道之堂奧,自藩籬之外而妄議之,可乎?”因書以自警。淳熙九年九月三日,甫里陸某務觀記。
陸子已經年老而且多病,仍不放棄讀書,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書巢。有客人問我說:“喜鵲在樹木之上筑巢,它的巢遠離人群;燕子在屋梁之上筑巢,它的巢常常接觸人群。鳳凰的巢,人們認為它吉祥;梟的巢,人們都想毀壞它。麻雀不能筑巢,有的奪取燕子的巢窩,這是殘暴地(奪取)巢;斑鳩不能筑巢,它等待喜鵲養育小雛離去之后,就居住在鵲巢之中,這是(斑鳩)不善于筑巢。上古有有巢氏,那是因為當時還沒有宮室那樣的房子。堯的百姓擔心水患,因而在水的上面筑巢,那就是避免災害的巢。前世在大山深谷之中,有學道的人,他們住在樹洞之中如同巢穴,那是隱居者的巢;近來那些狂飲酗酒者,有的登上樹梢大醉號叫,這又是顛狂之人的巢?,F在您有幸有屋子居住,屋室有門窗墻壁,還可以連接其他的屋室,可是你卻稱它為巢,這是為什么呢?”
陸子說:“您的話很有道理,只是您沒進過我的屋子。我屋子里(的書),有的藏在木箱里,有的陳列在眼前,有的排列在床頭,俯仰觀看,環顧四周,沒有不是書的。我的飲食起居,疾病呻吟,悲傷憂慮,憤激感嘆,沒有不和書在一起的??腿瞬粊?,妻子和兒女都不相見,連天氣風雨雷雹的變化,也都不知道。偶爾想站起身,可亂書圍著我,如同堆積的枯樹枝。有時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,于是自己笑著說:‘這不就是我所說的巢嗎?’”于是帶領客人進屋觀看??腿碎_始不能進來,進來了又不能出去,于是也大笑說:“確實是像巢一樣啊。”客人離去之后,我嘆息說:“天下的事,聽說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詳細,見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詳盡。我們這些人如果沒有到道的精微之處去考察、研究,卻在藩籬之外胡亂議論,那可以嗎?”于是寫下這篇文章來自警。淳熙九年九月三日,甫里陸某務觀寫。
杪(miǎo):樹梢的細枝。
櫝(dú):木柜、木匣,這里指書櫥。
陳:陳列。
顧:看。
俱:一起。
妻子:妻子兒女。
覿(dí):相見。
間:偶爾。
槁枝:枯樹枝。
或:有時。
就:走、靠近。
既:已、已經。
信:確實。
儕:同輩、同類人。
堂奧:房屋正中偏前的廳堂之中,此指道的精微之處。
妄議:胡亂議論。
自警:警示自己。
陸游(1125—1210),字務觀,號放翁。漢族,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南宋著名詩人。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,高宗時應禮部試,為秦檜所黜。孝宗時賜進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軍旅生活,官至寶章閣待制。晚年退居家鄉。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,內容極為豐富。著有《劍南詩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書》、《老學庵筆記》等。 ...
陸游。 陸游(1125—1210),字務觀,號放翁。漢族,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南宋著名詩人。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,高宗時應禮部試,為秦檜所黜。孝宗時賜進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軍旅生活,官至寶章閣待制。晚年退居家鄉。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,內容極為豐富。著有《劍南詩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書》、《老學庵筆記》等。
靜樂。元代。丁鶴年。 高人嗟逝矣,靜樂尚求詩。豈意無為道,翻成罔極悲。二難勤繼述,一默付希夷。飲水心愈潔,看山意更遲。傷烏營冢日,吊鶴造廬時。霜露增新感,煙霞遂宿期。閉門春事去,隱幾午陰移。未墜青云志,仍工白雪詞。每憐司馬病,深忝叔牙知。慚愧無佳句,緘題慰孝思。
贈揭景哲茂才別。元代。范梈。 司揭本楚官,子孫以官氏。揭陽漢建侯,氏實出于史。同源而異流,流各昧其源。泛舟在中河,安得窮昆侖?驅馬燕山市,路逢子揭子。為我述其先,本自司揭始。及乎旴徙洪,著與揭陽通。以茲究其源,瀕海而南東。南東煙濤惡,將身犯蛟鱷。遠拜故侯墳,遺蹤尚如昨。歸來見翰林,贈以雙南金。集賢亦敬嘆,高文留賞音。二公天下士,子亦庭階美。胡不攬家氈?黃朱耀閭里。九萬扶搖風,相看尚轉蓬。高樓有橫笛,送雁上長空。
游凈慈寺次錢學士韻。。韓雍。 勝境分明是洞天,偷閑試問上乘禪。老僧出定驚相迓,見我來游喜欲顛。翠竹萬竿圍客座,白鷗數點傍漁船。品題賴有文章伯,留得明珠顆顆圓。
贈王別駕時署縣有薦。明代。盧龍云。 才名共仰三川舊,治行咸推百粵先??ひ苑珠嗫凑贵K,邑緣試劇待烹鮮。霜含白簡俱稱最,春滿黃堂各頌賢。珍重佩刀酬解贈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