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官易得罪,謫去濟川陰。
執政方持法,明君照此心。
閭閻河潤上,井邑海云深。
縱有歸來日,各愁年鬢侵。
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。唐代。王維。 微官易得罪,謫去濟川陰。執政方持法,明君照此心。閭閻河潤上,井邑海云深。縱有歸來日,各愁年鬢侵。
官職卑微最容易獲罪,我被貶謫到濟水之濱。
執政者正堅持以法辦事,圣明之君主原無貶斥之心。
村落在黃河浸潤的岸邊,城鎮的上空海云濃深。
縱然不會沒有還京的日子,只怕歲月早已染白了雙鬢。
題注:一作“被出濟州”。
微官:小官。晉歐陽建《臨終詩》:“咨余沖且暗,抱責守微官。”獲罪。《尚書·康誥》:“凡民自得罪:寇攘奸宄,殺越人于貨,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”
濟川:濟水。陰:水南為陰。
執政:掌握國家大權的人。持法:執法。
明君:賢明的君主。照:一作“無”。
閭閻:里巷內外的門。后多借指里巷。河潤:指沿河濕潤之地;河流沿岸。
井邑:城鎮。海云深:近海云氣濃重。
歸來:指回到京城。
各:一作“多”。年鬢:年齡與鬢發。
參考資料: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詩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93
2、鄧安生 等.王維詩選譯.成都:巴蜀書社,1990:100-102
此詩當作于唐玄宗開元九年(721年)。王維開元九年(721年)進士及第,授太樂丞一職,然入仕僅數月就因“黃獅子案”獲罪被貶濟州司倉參軍。王維入仕躊躇滿志,但僅數月就遭遇突如其來的打擊。這首詩是王維赴濟州前的留別之作。
參考資料:
1、鄧安生 等.王維詩選譯.成都:巴蜀書社,1990:100-102
2、楊宇寧.王維奉佛原因之探究.延安大學本科畢業論文,2011,06
這首詩用曲折委婉的筆法,表現了作者被貶謫的怨憤和歸期難測的愁情。
首聯“微官易得罪,謫去濟川陰”二句點題,首句寫自己官職卑微,動輒得咎,言外之意,執政者為所欲為,怨憤之情已溢于言表。當時的執政者是張說,他和太樂令劉貺的父親劉知幾有矛盾,王維是和劉貺同時遭貶的。
頷聯“執政方持法,明君照此心”,寫得怨而不怒,表面上為唐玄宗開脫,也說執政者是執法辦事,其實是托諷。鐘惺說:“持法二字周旋感慨,立言甚妙。”譚元春也說這兩句表現得“極忠厚,極不忠厚”,都認為是委婉地點出了唐玄宗是聽了張說之言,至有此行。
頸聯“閭閻河潤上,井邑海云深”作跌宕之氣,由眼前的離別懸想濟州的風土情況。
尾聯“縱有歸來日,各愁年鬢侵”則又進一步表示自己負罪不輕,正當年少,卻遠愁年鬢之改,邈無歸期,慨嘆轉深。
全詩充分反映了王維對此次獲罪被貶的打擊心有余悸,然而又并非完全心灰意冷的心情。
王維(701年-761年,一說699年—761年)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蘇軾評價其:“味摩詰之詩,詩中有畫;觀摩詰之畫,畫中有詩。”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余首,重要詩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...
王維。 王維(701年-761年,一說699年—761年)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蘇軾評價其:“味摩詰之詩,詩中有畫;觀摩詰之畫,畫中有詩。”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余首,重要詩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
七夕。宋代。劉跂。 夜永風露下,庭空簾幕秋。杯盤延素魄,針縷動雙眸。天上秖今夕,人間寧少留。如何一水際,歲歲此相求。
柳家井畔,感傳書無路。霧閣荒唐吊龍女。便一枝、橫竹吹入湖煙,平波上、驚起老魚秋舞。
下界忒無聊,我勸銀蟾,飛到人間最空處。身世玉壺中,詩意高寒,曾遍染、湘天風露。
洞仙歌 湖天望月。清代。易順鼎。 柳家井畔,感傳書無路。霧閣荒唐吊龍女。便一枝、橫竹吹入湖煙,平波上、驚起老魚秋舞。下界忒無聊,我勸銀蟾,飛到人間最空處。身世玉壺中,詩意高寒,曾遍染、湘天風露。都說道今宵月朦朧,偏照出離愁,者般清楚。
月夜泊石牛。清代。金居敬。 人靜黃昏后,扁舟泊石牛。亂蟲喧入夜,孤月自明秋。酒送鄉心遠,詩分客路憂。姮娥流素影,伴我住灘頭。
九日三首 其二。宋代。張嵲。 登高未用懷郪縣,少異誰能識孟嘉。歲歲青樽常有酒,年年黃菊未逢花。分將默坐更搜句,肯以銜杯當飲茶。且莫憑欄傷極目,人間秋日易西斜。
新小灘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石淺沙平流水寒,水邊斜插一漁竿。江南客見生鄉思,道似嚴陵七里灘。
唐郎中宅與諸公同飲酒看牡丹。唐代。劉禹錫。 今日花前飲,甘心醉數杯。但愁花有語,不為老人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