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不盡,柳無窮。應(yīng)與我情同。觥船一棹百分空。何處不相逢。
朱弦悄。知音少。天若有情應(yīng)老。勸君看取利名場。今古夢茫茫。
喜遷鶯·花不盡。宋代。晏殊。 花不盡,柳無窮。應(yīng)與我情同。觥船一棹百分空。何處不相逢。朱弦悄。知音少。天若有情應(yīng)老。勸君看取利名場。今古夢茫茫。
花落花又開,柳葉綠又衰,花開盛衰無窮盡,與我此時情相近。
離別美酒情誼深,畫船起航全成空。離別不必太傷情,人生何處不相逢。
自今以后少知音,瑤琴朱弦不再吟。天若與我同悲凄,蒼天也會霜染鬢。
勸君此去多保重,名利場上風浪急,宦海茫茫沉與浮,古今看來夢一回。
《喜遷鶯》:詞牌名,雙調(diào),此牌有小令和長調(diào)兩體。小令起于唐人,雙調(diào),四十七字,以平仄換韻較為常見,也有全用平韻的。長調(diào)起自宋人,《詞譜》以康與之詞為正體,雙調(diào),103字,仄韻。又名《鶴沖天》、《燕歸來》、《喜遷鶯令》。此詞為小令。
觥(gōng)船:大酒杯。出自唐杜牧《題禪院》:“觥船一棹百分空,十歲青春不負公?!?/p>
一棹(zhào):劃槳一次,指大杯飲酒一次。
天若:出自唐代李賀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衰蘭送客咸陽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?!?/p>
參考資料:
1、清華大學《宋詞鑒賞大辭典》編寫組 .《宋詞鑒賞大辭典》 :中華書局 ,2011年 :第86頁 .
詞人晏殊晏殊一生富貴顯達,長期躋身上層,但朝廷內(nèi)派別傾軋,政治上風雨陰晴,飽受了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、你傾我軋,撫今追昔感嘆今古一夢。晏殊詞中較少見的詞意頹廢消極的作品,但此處,詞人在對友人的百般勸慰之中傾注了自己真摯的情感,于是揮筆寫下了這篇詞作。
參考資料:
1、李玉珍 .《唐宋詞人名家名作賞讀》 :錢裝書局 ,2007年 :第78頁 .
這是一首贈別詞,作者將離情寫得深摯卻不凄楚,有溫柔蘊藉之美?!?/p>
起筆“花不盡,柳無窮”借花柳以襯離情?;ā⒘浅R娭?,它們遍布海角天涯,其數(shù)無盡,其廣無邊;同時花、柳又與人一樣同是生命之物,它們的生長、繁茂、衰謝同人之生死、盛衰極其相似,離合聚散之際,也同樣顯露出明顯的苦樂悲歡。“應(yīng)與我情同”是以花柳作比,襯寫自己離情的“不盡”和“無窮”,宛轉(zhuǎn)地表露了離別的痛苦之深?!蚌〈昏俜挚铡?,一句出自杜牧的《題禪院》詩。作者這里強作曠達,故示灑脫,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為勸解之辭,而“何處不相逢”,則是以未來可能重聚相慰。對友人的溫言撫慰之中,也反映了作者盡量掙脫離別痛苦的復(fù)雜心態(tài),他既無可奈何,又故示曠達?!?/p>
下片自“朱弦悄,知音少,天若有情應(yīng)老”起,詞情一轉(zhuǎn),正面敘寫離別之情。高山流水,貴有知音,朱弦聲悄,是因摯友遠去,一種空虛寥落之感油然而生?!疤烊粲星閼?yīng)老”,用李賀句意直抒難以抑止的離別哀傷。結(jié)拍“勸君看取利名場,今古夢茫?!倍?,是作者對友人的又一次勸解。同為相勸之語,此處內(nèi)涵上卻與上片不同。上片勸慰之語只就當前離別著眼,以醉飲消愁、今后可能重逢為解,是以情相勸;此處勸語卻透過一層,以利名如夢為解,屬以理相勸,勸解之中包含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體驗。晏殊一生富貴顯達,長期躋身上層,但朝廷內(nèi)派別傾軋,政治上風雨陰晴,不能不使他感到利名場中的爾虞我詐,宦海風波的險惡,人世的盛衰浮沉,撫念今昔,恍然若夢。
這首詞明快、自然,讀來如行云流水,與作者其它詞風格迥異。其思想內(nèi)核,一方面是藐視名利,一方面是寄情山水歌酒。全詞抒寫離情別緒中,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態(tài)度和處世哲學。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詞人、詩人、散文家,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(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(zhèn)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(jié)級),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。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(1037-1110),在當時北宋詞壇上,被稱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 ...
晏殊。 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詞人、詩人、散文家,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(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(zhèn)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(jié)級),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。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(1037-1110),在當時北宋詞壇上,被稱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
絕句。唐代。呂巖。 捉得金晶固命基,日魂東畔月華西。于中煉就長生藥,服了還同天地齊。莫怪瑤池消息稀,只緣塵事隔天機。若人尋得水中火,有一黃童上太微?;煸5纂[生倫,內(nèi)有黃童玉帝名。白虎神符潛姹女,靈元鎮(zhèn)在七元君。三畝丹田無種種,種時須藉赤龍耕。曾將此種教人種,不解鉛池道不生。閃灼虎龍神劍飛,好憑身事莫相違。傳時須在乾坤力,便透三清入紫微。不用梯媒向外求,還丹只在體中收。莫言大道人難得,自是功夫不到頭。飲酒須教一百杯,東浮西泛自梯媒。日精自與月華合,有個明珠走上來。不負三光不負人,不欺神道不欺貧。有人問我修行法,只種心田養(yǎng)此身。時人若擬去瀛洲,先過巍巍十八樓。自有電雷聲震動,一池金水向東流。瓶子如金玉子黃,上升下降續(xù)神光。三元一會經(jīng)年凈,這個天中日月長。學道須教徹骨貧,囊中只有五三文。有人問我修行法,遙指天邊日月輪。我自忘心神自悅,跨水穿云來相謁。不問黃芽肘后方,妙道通微怎生說。肘傳丹篆千年術(shù),口誦黃庭兩卷經(jīng)。鶴觀古壇松影里,悄無人跡戶長扃。獨上高峰望八都,黑云散后月還孤。茫茫宇宙人無數(shù),幾個男兒是丈夫。天下都游半日功,不須跨鳳與乘龍。偶因博戲飛神劍,摧卻終南第一峰。朝游北越暮蒼梧,袖里青蛇膽氣粗。三入岳陽人不識,朗吟飛過洞庭湖。趯倒葫蘆掉卻琴,倒行直上臥牛岑。水飛石上迸如雪,立地看天坐地吟。吾家本住在天齊,零落白云鎖石梯。來往八千消半日,依前歸路不曾迷。蓮峰道士高且潔,不下蓮宮經(jīng)歲月。星辰夜禮玉簪寒,龍虎曉開金鼎熱。東山東畔忽相逢,握手丁寧語似鐘。劍術(shù)已成君把去,有蛟龍?zhí)帞仳札?。朝泛蒼梧暮卻還,洞中日月我為天。匣中寶劍時時吼,不遇同人誓不傳。偎巖拍手葫蘆舞,過嶺穿云拄杖飛。來往八千須半日,金州南畔有松扉。養(yǎng)得兒形似我形,我身枯悴子光精。生生世世常如此,爭似留神養(yǎng)自身。精養(yǎng)靈根氣養(yǎng)神,此真之外更無真。神仙不肯分明說,迷了千千萬萬人。不事王侯不種田,日高猶自抱琴眠。起來旋點黃金買,不使人間作業(yè)錢。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見人。忠孝義慈行方便,不須求我自然真。莫道幽人一事無,閑中盡有靜工夫。閉門清晝讀書罷,掃地焚香到日晡。先生先生貌獰惡,拔劍當空氣云錯。連喝三回急急去,欻然空里人頭落。劍起星奔萬里誅,風雷時逐雨聲粗。人頭攜處非人在,何事高吟過五湖。粗眉卓豎語如雷,聞?wù)f不平便放杯。仗劍當空千里去,一更別我二更回。先生先生莫外求,道要人傳劍要收。今日相逢江海畔,一杯村酒勸君休。龐眉斗豎惡精神,萬里騰空一踴身。背上匣中三尺劍,為天且示不平人。
送趙國宜直筠州戶掾。宋代。陳文蔚。 苦無多路旅程寬,正是江南綠打團。欲濕征衫梅雨細,不成客夢麥秋寒。官閑詩可頻搜句,親近書宜月問安。自笑無才愧之子,明時君祿詎能干。
浣溪沙 其三。唐代。張泌。 獨立寒階望月華,露濃香泛小庭花,繡屏愁背一燈斜。云雨自從分散后,人間無路到仙家,但憑魂夢訪天涯。
掬水月在手。宋代。朱淑真。 無事江頭弄碧波,分明掌上見嫦娥。不知李謫仙人在,曾向江頭捉得么。
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。清代。徐宗干。 峰巒一抹襯秋暉,古木蕭疏露翠微。猿抱懸崖千丈嘯,鴉棲落葉半天飛。梵音泉石心思徹,詩境匡廬面目違。絕頂百圍吟遠籟,尚留紅樹帶霜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