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游未斁,誓將離分。
送爾于路,銜觴無欣。
依依舊楚,邈邈西云。
之子之遠,良話曷聞。
答龐參軍·其四。魏晉。陶淵明。 嘉游未斁,誓將離分。送爾于路,銜觴無欣。依依舊楚,邈邈西云。之子之遠,良話曷聞。
同游甚樂未盡興,君行匆匆又離去。
送你來到大路上,舉杯欲飲無歡意。
江陵故地心依戀,遙望西云深情寄。
斯人離我去遠方,知心話語難再敘。
嘉游:美好的、令人愉快的游賞。斁(yì):滿足,厭煩。誓:同“逝”,發語詞。
爾:你。銜:含。銜觴:指飲酒。
依依:依戀的樣子。舊楚:指江陵。江陵是古代楚國的國都郢,所以稱江陵為“舊楚”。邈邈:遙遠的樣子。西云:西去的云。
之子:此人,指龐參軍。之遠:走向遠方。曷:同“何”,怎么。
參考資料:
1、郭維森 包景誠.陶淵明集全譯.貴陽:貴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9-25
2、陳慶元等編選.陶淵明集.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14:15-18
此詩當作于宋少帝景平二年(424年),是年八月宋文帝改元為元嘉元年。當時陶淵明隱居在潯陽郡上京里(今江西省九江市郊),龐參軍奉命從江陵(今屬湖北)出使上都(今南京),途徑潯陽,作詩贈與陶淵明,陶淵明以此詩作答。
參考資料:
1、郭維森 包景誠.陶淵明集全譯.貴陽:貴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9-25
2、陳慶元等編選.陶淵明集.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14:15-18
陶淵明(約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說名潛,字淵明)號五柳先生,私謚“靖節”,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、文學家、辭賦家、散文家。漢族,東晉潯陽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過幾年小官,后辭官回家,從此隱居,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,相關作品有《飲酒》、《歸園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記》、《五柳先生傳》、《歸去來兮辭》等。 ...
陶淵明。 陶淵明(約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說名潛,字淵明)號五柳先生,私謚“靖節”,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、文學家、辭賦家、散文家。漢族,東晉潯陽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過幾年小官,后辭官回家,從此隱居,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,相關作品有《飲酒》、《歸園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記》、《五柳先生傳》、《歸去來兮辭》等。
甘肅總督吳達善奏報麥收詩以志慰。。弘歷。 甘涼二麥熟,喜值王師班。去歲谷踴貴,今已減七錢。正供雖屢免,其如災旱連。軍需所會地,寧免物價艱。嗟哉淳樸民,安靜無他言。是予所深嘉,不靳澤頻頒。予澤惟補罅,天澤斯普全。從此雨旸時,秋成更冀焉。詎易復元氣,庶稍救眉燃。時若寧可必,西望仍憂先。
金剛隨機無盡頌·持經功德分第十五。宋代。釋印肅。 小法勿貪焚,無二亦無三。唯此一事實,何用廣言談。
同郭師圣司空仲容探韻得江字。宋代。馮時行。 孤月流高天,分影遍千江。我來無人境,亦復窺幽窗。好客如佳月,開門輒摐摐。月到客亦到,不隔山{左山上兇下兒}谾。把手入茅廬,笑語鐘新撞。一鳴驚人友,更挾飛鳧雙。連璧光照眼,老我心所降。呼童洗瓦盞,竹葉傾冊山缸。清溪漱鳴玉,老樹森高幢。更招二三子,放懷山水邦。分題得佳句,一字鼎可扛。男兒樹勛德,出手便可椿。愿移詩句力,挽俗還純厖。惟予心已灰,庶幾鹿門龐。
九曲櫂歌十首。宋代。白玉蟾。 寂寂秋煙鎖碧灣,往年此地有禪關。不神移入龍宮去,一夜風雷吼萬山。
臨江仙 懷辰州教授趙學舟。宋代。張炎。 一點白鷗何處去,半江潮落沙虛。淡黃柳上月痕初。遐觀情悄悄,凝想步徐徐。每一相思千里夢,十年有此相疏。休休寄雁問何如。如何休寄雁,難寫絕交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