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狼河北秋偏早,星橋又迎河鼓。清漏頻移,微云欲濕,正是金風玉露。兩眉愁聚。待歸踏榆花,那時才訴。只恐重逢,明明相視更無語。
人間別離無數,向瓜果筵前,碧天凝佇,連理千花,相思一葉,畢竟隨風何處。羈棲良苦,算未抵空房,冷香啼曙。令夜天孫,笑人愁似許。
臺城路·白狼河北秋偏早。清代。納蘭性德。 白狼河北秋偏早,星橋又迎河鼓。清漏頻移,微云欲濕,正是金風玉露。兩眉愁聚。待歸踏榆花,那時才訴。只恐重逢,明明相視更無語。人間別離無數,向瓜果筵前,碧天凝佇,連理千花,相思一葉,畢竟隨風何處。羈棲良苦,算未抵空房,冷香啼曙。令夜天孫,笑人愁似許。
白狼河以北的邊地,秋季偏早。架于銀河之上的鵲橋又將迎來牽牛星。清晰的漏壺滴水聲隨著時間推移,淡淡的云似乎更濕潤了,這正是金風玉露相逢之時。鵲橋那端,織女的雙眉憂愁地攢聚著,是要等牽牛踏著榆花歸來,才好將心事說與郎聽。卻又只恐,重逢之時,分明相望卻沒有了言語。
人間的別離無數,有多少人,在瓜果的筵席前,向著碧空凝望。連理花,相思葉,隨風飄散到了何處?羈旅之中的我懷思良苦,卻也不及家中妻子,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,流淚到天明。今夜喜相逢的織女星,笑人憂愁如許。
白狼河:即大凌河。
星橋:指鵲橋。河鼓:即牽牛星。
清漏:漏,古計時器。清漏,是將時漏中水之清移來形容時漏本身。
金風玉露:化用李商穩的《辛未七夕》詩和秦觀的《鵲橋仙》詞。
待歸踏榆花:用唐詩人曾虎《織女牽?!吩姷涔剩骸坝麑⑿木拖衫烧f,借問榆花早晚秋?!?/p>
瓜果筵:古代婦女在七夕時,常在庭中供上瓜果以慶祝牛郎織女相會。
連理:連理樹,比喻夫婦恩愛深重。
相思一葉:用紅葉題詩的典故。
曙:天亮。
天孫:織女星別名。
參考資料:
1、王大奇編.中國歷代絕妙好詞賞析:中國長安出版社,2006-01-01:第291頁
這首詠七夕的詞大約作于康熙十五年(1676)“七夕”之日。時納蘭任三等侍衛,是第一次扈駕出巡塞外。農歷七月七日,天上牽牛織女相逢,而自己卻與妻子分離,于是詞人為表達自己內心的思念之情而寫下這首詞。
參考資料:
1、小橋流水著.家家爭唱飲水詞,納蘭心事幾人知 納蘭詞經典鑒賞:中國畫報出版社,2013.05:第268頁
納蘭性德雖為康熙皇帝的近侍和權相明珠的長子,但他性情淡泊,把自身的處境和地位看作是難以擺脫的束縛。他和盧氏結婚后,伉儷情深,常以扈從皇帝出巡不能與妻子團聚為苦,所謂“一生一代一雙人,爭教兩處銷魂”(《畫堂春》、《臺城路》)正是詩人遠在塞外,又適逢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,觸景生情,而對夫妻相思之苦的抒寫。
詞的上片寫天上牛郎織女相會。關于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,最早大概見于《荊楚歲時紀》:“天河之東有織女,天帝之子也。年年積杼勞役,織成云錦天衣。天帝憐其獨處,許嫁河西牽牛郎。嫁后,遂廢織綞。天帝怒,遂令歸河東,唯每年七月七日夜,渡河一會?!焙髞?,人們又進一步敷演為更富有民間色彩的愛情故事。又因織女善織綞,婦女們便于七夕結彩縷穿七孔針,陳瓜果于庭以乞巧,遂成為習俗。七夕夜,牛郎織女尚且要團聚,而詞人卻和愛妻天各一方。此時此景,怎能不引起無限的愁思,所以詞人筆下的牛郎織女相思,以及想象中他們相會的情景,都揉合了詩人自身的生活體驗。
詞的下片,由上片牛郎織女的會合而推及到人間?!叭碎g別離無數。”詞人把自身置于天下無數有情人不能團聚者之列,在抒寫離散的悲苦中融入了對現實的揭露和控訴。“向瓜果筵前,碧天凝佇?!豹毷乜臻|的思婦,哪有在瓜果筵前乞巧的心緒呢,她們凝望碧空,羨慕牛郎織女還有相會之時,而自己的丈夫、自己的戀人,他又在何方?她們不能不發出痛苦的質問:“連理千花,相思一葉,畢竟隨風何處?”“連理”,樹枝或樹干長在一起的兩棵樹,比喻夫婦之愛?!跋嗨家蝗~”,指唐代書生于祜和宮女韓氏在紅葉上題寫相思詩句,通過御溝流水傳遞,而后終偕良緣的故事(宋張實《流紅記》)。然而,這傳說中的故事,在現實生活中太少了?!斑B理千花,相思一葉”,到底都隨風飄飛到哪里去了?在這無數的思婦之中,自然也有詩人的愛妻盧氏在內。所以,詞人緊接著把筆鋒轉向自身。“羈棲良苦”,被王事羈絆、棲寄他鄉實在太苦了。而愛妻呢,“算未抵空房,冷香啼曙”,料想在我未回去的空房里,夜闌香冷,徹夜不眠的妻子把枕頭都哭濕了。“冷香”,富貴人家的閨房常用香料熏染。性德《青玉案·宿烏龍江》:“料得香閨香正徹?!敝傅木褪窍懔系南銡狻3跛瘯r濃郁的香氣隨著黎明的到來,飄散得很淡薄了,所以說冷香?!敖褚固鞂O,笑人愁似許!”今夜和牛郎相會的織女,也會訕笑人間這樣多的離愁別緒?!疤鞂O”,織女星的別名。詩人通過想象,反襯出人間夫妻離別之恨尤勝于牛郎和織女。
全詞通過想象,把真摯濃烈的情感凝結于美麗哀婉的神話傳說之中,把自身夫妻相別之恨、相思之苦推及于天下離散的有情人,使詞的意境更為深遠。語言鮮明生動,無論是描景、寫情、用典、敘事,皆如清水芙蓉,清新自然,毫無雕飾痕跡。
納蘭性德(1655-1685),滿洲人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。其詩詞“納蘭詞”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,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,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。雖侍從帝王,卻向往經歷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,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,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。流傳至今的《木蘭花令·擬古決絕詞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事秋風悲畫扇?等閑變卻故人心,卻道故人心易變?!备挥谝饩?,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。 ...
納蘭性德。 納蘭性德(1655-1685),滿洲人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。其詩詞“納蘭詞”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,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,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。雖侍從帝王,卻向往經歷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,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,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。流傳至今的《木蘭花令·擬古決絕詞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事秋風悲畫扇?等閑變卻故人心,卻道故人心易變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。
瑞金縣西池雙蓮汪簿有詩見寄因以和之。宋代。金君卿。 惠政多應草木知,藕花呈瑞向西池。雙紅共蒂初含笑,眾卉千名總合奇。寵降帝妃媯汭日,恍迷仙佩漢臯時。若教潘令河陽見,肯羨東風桃李枝。
李郎中元任過別湖上。明代。孫一元。 苦竹泠泠沙雨青,秋風別我釣魚汀。好持使節朝天子,莫道江湖有客星。北固云回山歷歷,洪河龍斗浪冥冥。眼中經濟須公等,殿上夔龍有典刑。
寄別陳志鴻罷官歸高涼 其一。明代。王恭。 解印行歌出將營,千軍流淚共含情。鄒陽書上誰稱屈,王粲才高賦謾成。天連故國銅魚遠,霜落寒江白雁鳴。自愧神交驚此別,不堪離恨更沾纓。
念奴嬌 茉莉。。于玉班。 檐櫳午寂,正陰陰窺見,后堂芳樹。綠遍長叢花事杳,忽見瓊葩豐度。艷雪肌膚,蕊珠標格,消盡人間暑。還憂風日,曲屏羅幕遮護。長記歌酒闌珊,微聞暗麝,笑覓衣沾露。月沒闌干天似水,相伴謝娘窗戶。浴后輕鬟,涼生滑簟,無限風流處。惹人幽夢,枕邊零亂如許。
長安肆中有擁書甚富而秘不示人詩以異之。明代。凌義渠。 古香拂拂手摩挲,為惜牟珠剩幾多。憑仗血誠通姓字,一編高擁意如何。
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。唐代。貫休。 萬境忘機是道華,碧芙蓉里日空斜。幽深有徑通仙窟,寂寞無人落異花。掣電浮云真好喻,如龍似鳳不須誇。君看江上英雄冢,只有松根與柏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