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塞云山遠,東風(fēng)道路長。
人心勝潮水,相送過潯陽。
送王司直。唐代?;矢υ?西塞云山遠,東風(fēng)道路長。人心勝潮水,相送過潯陽。
鑒賞一
原詩以“西塞云山遠,東風(fēng)道路長”二句開頭。對偶輕盈脫俗,工穩(wěn)端麗。“西塞”是行人的目的地。云山遠隔,只在想望之中.詩人的朋友即將乘舟前往。西塞山在湖北,潯陽江在江西,船行是由東向西。逆水而上的?!皷|風(fēng)”當(dāng)然是順風(fēng),可以減少逆水行船的困難。這既是寫實,也包含著作者善意的祝福。當(dāng)然,即使是一帆風(fēng)順,旅程也是漫長而艱苦的。一句“東風(fēng)道路長”,既蘊含了詩人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祝愿,又流露出詩人蒙朧的不安與深情的惜別。寥寥五字,真是言簡意賅,余味無窮。
后二句“人心勝潮水,相送過潯陽”更進一層。既然客路工遠,旅程孤寂,既然情熱如火,不忍分離,那就該送上一程了。然而人不能送,因為情勢不容;江潮也不能送,因為船向西而水東流,條件也不許可。那么,難道就讓我的摯友孤雁獨飛。去承受那漫漫征途中難耐的寂寞嗎?不,詩人的心將時刻伴隨著他。人心不比那無知的潮水,人心能超越時空的限制。它將伴送著行人,駛過潯陽江,駛向那云山深處的西塞。句中以“人心”與“潮水”對舉,而一個“勝”字,便借流水的無情反襯出友人的多情。音節(jié)雖促,而蘊蓄深遠,耐人尋味。
鑒賞二
這是一首以送別為主題的五言絕句。
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法》中曾說:“律詩難于古詩,絕句難于八句,七言律詩難于五言律詩,五言絕句難于七言絕句?!睆倪壿嫿嵌瓤?。嚴滄浪顯然認為五言絕句是難中之最了。后人對此當(dāng)然難免有些爭議,但其實嚴羽的感受是相當(dāng)真實的。楊萬里《誠齋詩話》中也說:“五七字絕句最少而最難工,雖作者亦難得四句全好者?!蓖跏镭憽端囋穾佈浴氛f:“絕句固自難,五言尤甚,離首即尾。離尾即首,而要(通腰)腹亦自不可少。妙在愈小而大,愈促而緩?!边@就不但肯定了五言絕句的“難”處,同時也指出了五言絕句的“妙”處。難,就難在“小”而“促”,妙,也妙在“小”而“促”。本詩以區(qū)區(qū)二十字,寫送別情懷,著墨不多而蓄意無盡,堪稱化“難”為“妙”的成功之作。
原詩以“西塞云山遠,東風(fēng)道路長”二句開頭。對偶輕盈脫俗,工穩(wěn)端麗?!拔魅笔切腥说哪康牡亍T粕竭h隔,只在想望之中。詩人的朋友即將乘舟前往。西塞山在湖北,潯陽江在江西,船行是由東向西。逆水而上的?!皷|風(fēng)”當(dāng)然是順風(fēng),可以減少逆水行船的困難。這既是寫實,也包含著作者善意的祝福。當(dāng)然,即使是一帆風(fēng)順,旅程也是漫長而艱苦的。一句“東風(fēng)道路長”,既蘊含了詩人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祝愿,又流露出詩人蒙朧的不安與深情的惜別。寥寥五字,真是言簡意賅,余味無窮。
后二句“人心勝潮水,相送過潯陽”更進一層。既然客路工遠,旅程孤寂,既然情熱如火,不忍分離,那就該送上一程了。然而人不能送,因為情勢不容;江潮也不能送,因為船向西而水東流,條件也不許可。那么,難道就讓我的摯友孤雁獨飛。去承受那漫漫征途中難耐的寂寞嗎?不,詩人的心將時刻伴隨著他。人心不比那無知的潮水,人心能超越時空的限制。它將伴送著行人,駛過潯陽江,駛向那云山深處的西塞。句中以“人心”與“潮水”對舉,而一個“勝”字,便借流水的無情反襯出友人的多情。音節(jié)雖促,而蘊蓄深遠,耐人尋味。
皇甫曾(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)字孝常,潤州丹陽人,皇甫冉之弟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玄宗天寶末前后在世。天寶十二年(公元七五三年)楊儇榜進士,德宗貞元元年(785)卒。工詩,出王維之門,與兄名望相亞,高仲武稱其詩“體制清潔,華不勝文”(《中興間氣集》卷下),時人以比張載、張協(xié)、景陽、孟陽。歷官侍御史。后坐事貶舒州司馬,移陽翟令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卷,《全唐詩外編》補詩2首,《唐才子傳》傳于世。 ...
皇甫曾。 皇甫曾(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)字孝常,潤州丹陽人,皇甫冉之弟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玄宗天寶末前后在世。天寶十二年(公元七五三年)楊儇榜進士,德宗貞元元年(785)卒。工詩,出王維之門,與兄名望相亞,高仲武稱其詩“體制清潔,華不勝文”(《中興間氣集》卷下),時人以比張載、張協(xié)、景陽、孟陽。歷官侍御史。后坐事貶舒州司馬,移陽翟令?!度圃姟反嬖?卷,《全唐詩外編》補詩2首,《唐才子傳》傳于世。
柳。明代。徐熥。 千絲萬縷斗妖嬈,和雨和煙陌上飄。夜夜篴聲關(guān)塞路,年年杯酒灞陵橋。隋堤臺女輸濃黛,楚國佳人斗細腰。只恐章臺春易老,幾回攀折恨蕭條。
次韻徐太博。宋代。方岳。 蘆荻花寒山月小,西風(fēng)吹雁又江南。夜談往事六太息,老覺吾儕七不堪。舉世人情如格五,平生分量等朝三。次山亦復(fù)漫吾耳,清夢何曾到四參。
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。明代。黃佐。 對酒煙霞晚,裁詩天地秋。坐聞松籟迥,行愛桂巖幽。大澤龍蛇遠,荒臺鹿豕游。向來南海尉,辛苦事嬴劉。
雙廟懷古。元代。王惲。 鐵輿動地來,獵火燼九縣。睢陽東南沖,江淮國所援。蔽遮不使前,恢復(fù)可立見。二公明此機,死守誓不變。雖危所保大,如蝮螫解腕。最難結(jié)眾心,存歿匪石轉(zhuǎn)。彼蒼畀全節(jié),誰為落賊便。已矣君不忘,握爪掌為穿。竟能濟中興,淮海了清奠。至今忠烈氣,皎皎白日貫。賀蘭觀成敗,不飲浮屠箭。殺亡計多寡,此論誠可辨。我來拜遺像,凜對如生面。乞靈激懦衷,剸決剛同鍊。朔風(fēng)吹樹聲,尚想登陴戰(zhàn)。暮倚暈月城,悲歌淚如霰。
寓滇陽寄京中友人。。郭登。 霜重梧桐葉漸飛,淺黃欺綠上荷衣。鱸肥江上秋將晚,酒熟山中客未歸。鄉(xiāng)夢夜長雞唱早,故人書遠雁來稀。黃花兩負東籬約,空對西風(fēng)賦《式微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