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fieldset id="m4sos"><tbody id="m4sos"></tbody></fieldset><fieldset id="m4sos"><tr id="m4sos"></tr></fieldset>
    <samp id="m4sos"></samp>
  • <bdo id="m4sos"><pre id="m4sos"></pre></bdo>
  • <center id="m4sos"></center>

    送沈亞之歌·并序

    送沈亞之歌·并序朗讀

    文人沈亞之,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,返歸于吳江。吾悲其行,無錢酒以勞,又感沈之勤請,乃歌一解以送之。

    吳興才人怨春風,桃花滿陌千里紅。

    紫絲竹斷驄馬小,家住錢塘東復東。

    白藤交穿織書笈,短策齊裁如梵夾。

    雄光寶礦獻春卿,煙底驀波乘一葉。

    春卿拾材白日下,擲置黃金解龍馬。

    攜笈歸江重入門,勞勞誰是憐君者。

    吾聞壯夫重心骨,古人三走無摧捽。

    請君待旦事長鞭,他日還轅及秋律。

    譯文

    文人沈亞之,元和七年由于文章原因而沒有考取功名,準備返回家鄉吳江。我為他將要踏上歸途感到傷心,可是沒有錢買酒設宴來慰問他,又感激他的再三請求,于是創作一首詩歌贈送給他。吳興才人失意將歸,哀怨春風無情,吹得桃花落滿路,千里一片紅。

    紫絲竹鞭已斷裂,所騎驄馬弱又小,家住錢塘,在遙遠的東方還要往東。

    帶著一條條白藤交叉編成的書箱,里面是短小整齊的文稿,有如梵夾。

    為把閃閃發光的“寶礦”呈現給考官,你乘著小舟,掠過煙波來到京華。

    考官們在光天化日之下選拔人才,卻把“黃金”拋掉,“龍馬”放棄。

    落第而歸,重又帶著書箱走進家門,是誰能體貼關懷而憐憫你?

    我聽說,大丈夫看重節操骨氣,古人能做到失敗三次也不泄氣。

    請你等到下一年的那個時辰揮起長鞭,趁秋天的大好時光驅車再來應試。

    注釋

    沈亞之:字下賢,吳興(今浙江湖州)人。元和十年(815年)進士。以文辭得名,嘗游韓愈門,為當時名輩所稱許。著有《沈下賢集》。

    元和:唐憲宗年號(806—820年)。以書不中第:因為文章沒有考取功名。

    其行:將要踏上歸途。

    勞:慰問。

    勤請:再三請求。

    一解:樂府歌詞一章稱為一解。這里指的是一首詩。

    吳興才人:這里指沈亞之。

    桃花滿陌:落紅鋪滿田間的路。

    紫絲竹:馬鞭。驄(cōng)馬:青白色馬。

    錢塘:舊縣名,今并入杭州市。

    書笈(jí):書箱。

    梵(fàn)夾:佛經。

    寶礦:金銀寶石。

    一葉:小船。

    拾才:選取人才。

    擲置:拋棄。解龍馬:放走驄馬。《周禮》“馬八尺以上為龍”。

    勞勞:體切寬慰的意思。

    重心骨:以有志向有骨氣為重。

    古人三走: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“管仲三次為官,三次罷免;三次打仗,三次失敗。后來輔助齊桓公成為一代名相。”用典故鼓勵沈亞之不要灰心。摧捽:挫折。

    事長鞭:執鞭打馬。事,使用。

    還轅:再來。轅,車。秋律:秋天。

    參考資料:

    1、馮浩非 徐傳武.李賀詩選譯.成都:巴蜀書社,1991:14-17

    送沈亞之歌·并序創作背景

      此詩當作于唐憲宗元和七年(812年)。元和六年(811年),沈亞之到京師應試。其時李賀適任職長安,與沈亞之以詩文會合,遂成益友。元和七年(812年)春,沈亞之“以書不中第”返鄉,李賀寫了這首詩為之送別。

    參考資料:

    1、吳企明 編選.李賀集.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14:112-115

      沈亞之落第還家,李賀寫詩進行寬慰,這本是一般性的應酬之作。但是由于詩人的切身之痛,對科舉制的體察,所以發出憤激之詞,痛斥主考官有眼無珠,在光天化日之下“擲置黃金解龍馬”可謂是字字珠璣,鏗鏘有力。

      此詩以七言歌行體寫成,十六句三次換韻,形成四句一段的結構特征。

      開頭四句寫沈亞之下第“出都”。因下第,懷才不遇,故曰“怨”。桃花千里紅,固然寫眼前景,亦以此反襯內心之悲。

      次四句追寫沈亞之初次應試入京的情景。五六二句極贊其“書”之精,詩意與“書不中第”相對應,以突現禮部選材之不公。七八二句謂沈亞之遠涉煙波,懷“雄光寶礦”之才華,上獻春卿。

      再次四句寫禮部官員在光天化日之下,不辨優劣,致使沈亞之下第,重入家門。這四句獲得清人姚文夑的極度贊賞。

      最后四句則寄予厚望,鼓勵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試。詩為送別之作,需要為落第之友著想,因而“攜笈”二句表示出對朋友的深切關懷。

      詩中“古人三走”的典故用得貼切自然,畫龍點睛。詩人慨嘆沈亞之下第,其實就是慨嘆自己下第,他慰勉沈亞之,也有自慰之意。

    李賀

    李賀(約公元791年-約817年),字長吉,漢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陽宜陽縣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稱李昌谷,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詩鬼”之稱,是與“詩圣”杜甫、“詩仙”李白、“詩佛”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,與李白、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長吉鬼才’之說。李賀是繼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。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,27歲英年早逝。 ...

    李賀朗讀
    ()

    猜你喜歡

    愛爾無羈束,云山恣意過。一身隨遠岫,孤棹任輕波。
    世事關心少,漁家寄宿多。蘆花泊舟處,江月奈人何。

    ()

    吳淞江口海之堧,聞說留侯世業傳。屯戍孤城無百雉,延師黌舍有三鳣。

    晴沙自葺袁崧壘,曲埼誰維呂政船。帖帖鯨波無個事,高歌長劍倚青天。

    ()

    飛步上?岏,星辰漸可捫。一山浮海至,五嶺此峰尊。

    元氣回陰洞,丹霞辟妙門。從來塵劫外,別自有乾坤。

    ()

    垤鸛何翩翩,頗與鶴同類。秦人羅致之,憐愛無不至。

    固無警露姿,實有乘軒貴。羽毛已鮮澤,習性亦驕恣。

    ()

    蝴蝶為莊周,黃粱熟邯鄲。蘧然一夢覺,茫茫天壤間。

    相推明日月,來往成暑寒。山林與鐘鼎,胸中了不干。

    ()
    釋重顯

    要平不平,大巧若拙。

    若指或掌,倚天照雪。

    ()
  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|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|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浪潮|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| 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麻豆 | 91久久国产视频|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|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|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|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| 久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高潮|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| 亚洲欧美久久久久9999|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|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|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|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| 久久免费视频6|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|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| 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麻豆 |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|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| 亚洲∧v久久久无码精品|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|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|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|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|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|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|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|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| 久久国产免费直播| 久久人人添人人爽添人人片牛牛|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|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|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|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|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电影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