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不聞秦箏聲最苦,五色纏弦十三柱。
怨調(diào)慢聲如欲語,一曲未終日移午。
紅亭水木不知暑,忽彈黃鐘和白纻。
清風(fēng)颯來云不去,聞之酒醒淚如雨。
汝歸秦兮彈秦聲,秦聲悲兮聊送汝。
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。唐代。岑參。 汝不聞秦箏聲最苦,五色纏弦十三柱。怨調(diào)慢聲如欲語,一曲未終日移午。紅亭水木不知暑,忽彈黃鐘和白纻。清風(fēng)颯來云不去,聞之酒醒淚如雨。汝歸秦兮彈秦聲,秦聲悲兮聊送汝。
你沒聽說秦箏聲音最苦,五色琴弦纏著十三琴柱。
曲調(diào)幽怨緩慢如泣如訴,一曲尚未彈完天已近午。
紅亭池水樹木不覺暑氣,秦箏忽又彈起黃鐘白纻。
清風(fēng)颯颯云彩停留不動,客人醒過酒來淚下如雨。
你歸秦地為你彈奏秦聲,秦聲悲哀啊,送你上路。
秦箏:古秦地(今陜西一帶)產(chǎn)的一種弦樂器。箏,一種弦樂器。
“汝不聞”兩句:說秦箏五色十三弦,聲音最為悲苦。五色,涂成五色。纏弦,將弦纏在箏上。十三柱,十三根纏弦的支柱。
“怨調(diào)”兩句:說秦箏聲調(diào)幽怨緩慢,好似向人傾訴衷腸,一曲尚未彈完,天色就已近午時。如欲語,好似向人傾訴。
“紅亭”兩句:說在池水樹木環(huán)繞的空氣清爽的紅亭上,秦箏忽又彈起《黃鐘》和《白經(jīng)》兩支曲子。不知暑:不覺有暑天的炎氣。
“清風(fēng)”兩句:說秦箏聲音悠揚,如清風(fēng)颯颯而來,天上的云彩也停下來傾聽;至于送客的人們就更被這聲音從醉中喚醒而淚如雨下。云不去,云彩為秦箏聲吸引而不愿離去。
秦:指地處秦地的長安。聊,聊以,姑且。汝,你。
參考資料:
1、高光復(fù).高適岑參詩譯釋:黑龍江人民出版社,1984年11月第1版:316-318
這首詩以秦箏為題作歌寫送別。全詩可分為三層。
詩的前四句主要寫秦箏的音調(diào)特色。以“汝不聞”點明此歌乃是為肖正而作,并且強調(diào)秦箏,引起全詩,“苦”,概括了秦箏聲調(diào)的特色。次句又以秦箏構(gòu)造的復(fù)雜暗示曲調(diào)將不同尋常。三、四兩句則具體寫秦箏的聲音特色,先直接寫聲調(diào)的幽怨沉緩,然后又以時間的推移寫曲調(diào)的悠遠(yuǎn)綿長,人們預(yù)知秦箏將奏出動人的曲子。
詩的次四句寫送別時彈奏秦箏。先點明水繞樹合的紅亭,是送別的環(huán)境,也是彈箏的環(huán)境。次點出所彈曲調(diào)為‘黃鐘樂》和《白芝曲》。然后集中寫秦箏的音樂效果:清風(fēng)颯颯而來,浮云停滯不動。“颯”,透露出凄怨,“云不去”反映出纏綿難舍。這兩句不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寫出秦箏之聲,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’,襯托了人之不能無感,遂有“聞之酒醒淚如雨”一句,來寫秦箏聲引起的惆悵別情。
詩的最后兩句點明“送”字。歸秦地而作秦聲,歌題是恰切的。結(jié)尾“汝”字與開頭“汝7字相呼應(yīng),強調(diào)“送汝”,而一個“悲”字呼應(yīng)開頭的“苦”字,寫出借秦箏傳達(dá)出的悲苦不忍別離的心情。其中似也包含著棄置州縣,難以歸京的苦悶。
這首詩情調(diào)悲切婉轉(zhuǎn),催人淚下,韻腳也低沉凝重,突出地表達(dá)了詩人送別時凄愴悲苦的心緒。
岑參(約715-770年),唐代邊塞詩人,南陽人,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參早歲孤貧,從兄就讀,遍覽史籍。唐玄宗天寶三載(744年)進(jìn)士,初為率府兵曹參軍。后兩次從軍邊塞,先在安西節(jié)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;天寶末年,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(jié)度使時,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時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樂山),世稱“岑嘉州”。大歷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 ...
岑參。 岑參(約715-770年),唐代邊塞詩人,南陽人,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參早歲孤貧,從兄就讀,遍覽史籍。唐玄宗天寶三載(744年)進(jìn)士,初為率府兵曹參軍。后兩次從軍邊塞,先在安西節(jié)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;天寶末年,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(jié)度使時,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時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樂山),世稱“岑嘉州”。大歷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答友人見懷。清代。博爾都。 憶爾清風(fēng)夕,懷予定有吟。悠悠東去水,不及此情深。為覓無聲句,酬茲太古心。來宵新月上,待爾再彈琴。
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其七。唐代。朱長文。 煙暝重湖日欲明,輕篷遙遞浦前聲。良魚好入深淵去,不為鳴榔取次驚。
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 其四。清代。瞿士雅。 酒滿金船花滿枝,年年高會趁花時。鶯啼燕語芳菲節(jié),春水晴山祓禊詞。碧草似煙池似鏡,青梅如豆柳如絲。閑徵雅令窮經(jīng)史,百罰深杯亦不辭。
權(quán)知吉州九日感賦。清代。張聯(lián)箕。 空庭惟落葉,閉戶見秋山。雉堞連云暗,溪流抱郭灣。白衣人寂寞,黃菊色斑斕。徒有{罒羊}門役,登登版筑間。
登塔。宋代。陸游。 冷官無一事,日日得閑游。壯哉千尺塔,攝衣上上頭,眼力老未減,足疾新有瘳,幸茲濟勝具,俯仰隘九州。雪山西北橫,大江東南流。畫棟云氣涌,鐵鐸風(fēng)聲遒。旅懷忽惻愴,涕下不能收。十年辭象魏,萬里懷松楸。仰視去天咫,絕叫當(dāng)聞不?帝閽守虎豹,此計終悠悠。
蜂課蜜,課蜜輸香國。當(dāng)初獵艷摧花叢,花粉狼藉隨東風(fēng)。
香桃瘦損棠梨泣,紫羅蘭小矜標(biāo)格。蛛縈花片蝶黏香,姹紫嫣紅半蕭瑟。
蜂課蜜和議戍,志德人之賠款也。。金天羽。 蜂課蜜,課蜜輸香國。當(dāng)初獵艷摧花叢,花粉狼藉隨東風(fēng)。香桃瘦損棠梨泣,紫羅蘭小矜標(biāo)格。蛛縈花片蝶黏香,姹紫嫣紅半蕭瑟。高張十萬護(hù)花鈴,羯鼓春雷打未停。釀得春陰如釀蜜,綠章夜奏告行成。行成幾日商量妥,花里擒王兵已挫。問君何物媚花神,還種花田供蜜課。故園依舊開蜂房,蜜脾乍滿蜂顛狂。厚顏芳杜傾朝醑,蠲忿萱蘇鬧晚妝。由來崖蜜多風(fēng)味,紫燕黃鵬并歡喜。烏勸提壺為餉耕,蟲嗚促織思兵篚。細(xì)腰宮里露桃開,歲歲花農(nóng)進(jìn)蜜材。口蜜終須防腹劍,妒花風(fēng)起駭兵來。從知貢禍防輕起,虱蠹花心蜂有尾。金繒流涕說和戎,蟲天亦有傷心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