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樓百尺跨長城,雉堞秋高氣肅清。
絕塞平川開塹壘,排空斥堠揚旗旌。
已聞胡出河南境,不用兵屯細柳營。
極喜御戎全上策,倚欄長嘯晚煙橫。
九日登長城關樓。明代。王瓊。 危樓百尺跨長城,雉堞秋高氣肅清。絕塞平川開塹壘,排空斥堠揚旗旌。已聞胡出河南境,不用兵屯細柳營。極喜御戎全上策,倚欄長嘯晚煙橫。
這是一首由修筑長城的將領寫的長城詩。長城關氣勢雄偉,登高遠眺,朔方形勢盡顯眼底。此詩描寫作者重陽節登上長城關樓時所見的雄闊景色,并以聽到敵軍已撤出黃河以南地區,軍中不用再戒備森嚴的消息,來襯托修筑長城的作用和意義。全詩洋溢著豪邁興奮的感情,這在眾多的長城詩中并不多見。
王瓊在靈州、花馬池等地留下了足跡和詩文,他的詩反映出明代邊防的嚴酷現實和他忠于國事、勤勞為政的可貴精神。
王瓊(公元1459—1532),明朝軍事人物,歷事成化、弘治、正德和嘉靖四個皇帝,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,直做到戶部、兵部和吏部尚書一品大員。王瓊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稱贊的大事。一是治理漕河;二是,平定宸濠叛亂;三是,總制西北邊防。因此,歷史上稱他和于謙、張居正為明代三重臣。 ...
王瓊。 王瓊(公元1459—1532),明朝軍事人物,歷事成化、弘治、正德和嘉靖四個皇帝,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,直做到戶部、兵部和吏部尚書一品大員。王瓊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稱贊的大事。一是治理漕河;二是,平定宸濠叛亂;三是,總制西北邊防。因此,歷史上稱他和于謙、張居正為明代三重臣。
離東坡后寄題義師上方。宋代。強至。 山水東陽富,僧居更翠微。晴峰露秋骨,古樹減煙圍。蹄鳥遠相應,孤蜂閑自歸。予生秉幽尚,夢想在禪扉。
對月書感 其一。清代。丘逢甲。 明月出滄海,我家滄海東。獨憐今夜見,猶與故鄉同。喪亂山河改,流亡邑里空。相思祗垂淚,顧影愧歸鴻。
晚秋登樓。宋代。王同祖。 獨上危樓望落暉。昏鴉歸處遠煙微。湖光洗得秋容凈,爭奈江南雁又飛。
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。宋代。喻良能。 西風籬落興悠然,秋影橫江雁帖天。短發未成吹帽飲,高吟先贈把茱篇。黃花一笑小重九,青眼相看又四年。欲試煙波釣竿手,南湖同上月明船。
叉魚招張功曹(署)。唐代。韓愈。 叉魚春岸闊,此興在中宵。大炬然如晝,長船縛似橋。深窺沙可數,靜搒水無搖。刃下那能脫,波間或自跳。中鱗憐錦碎,當目訝珠銷。迷火逃翻近,驚人去暫遙。競多心轉細,得雋語時囂。潭罄知存寡,舷平覺獲饒。交頭疑湊餌,駢首類同條。濡沫情雖密,登門事已遼。盈車欺故事,飼犬驗今朝。血浪凝猶沸,腥風遠更飄。蓋江煙冪冪,拂棹影寥寥。獺去愁無食,龍移懼見燒。如棠名既誤,釣渭日徒消。文客驚先賦,篙工喜盡謠。膾成思我友,觀樂憶吾僚。自可捐憂累,何須強問鸮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