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九日眺山川,歸心歸望積風煙。
他鄉共酌金花酒,萬里同悲鴻雁天。
九月九日登玄武山。唐代。盧照鄰。 九月九日眺山川,歸心歸望積風煙。他鄉共酌金花酒,萬里同悲鴻雁天。
韻譯
九月九日眺望那故鄉的山川,鄉思歸心飛越那隱約的風煙。
遠在他鄉和大伙喝著菊花酒,身隔萬里傷心望著雁飛南天。
散譯
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望山河,回歸故鄉的心思、回歸故土的熱望,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塵。
身在別人的家鄉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,我們離家萬里,望著大雁飛過的天空,心中有著一樣的悲傷。
九月九日:即重陽節。玄武山:蜀地山名。
積風煙:極言山川阻隔,風煙彌漫。
金花酒:即菊花酒。菊花色黃,稱黃花,又稱金花。重陽節飲菊花酒,是傳統習俗。
鴻雁天:鴻雁飛翔的天空。
參考資料:
1、張長青.中國古典詩詞名篇文化鑒賞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4:204
2、孫建軍.《全唐詩》選注 :線裝書局,2002:181
3、任國緒.初唐四杰詩選:陜西人民出版社,1992:151
4、楊佐義.每周一唐詩:長春出版社,1993:6
總章二年(669)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。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,因寫《斗雞檄》觸怒高宗,被趕出沛王府,于是年六月遠游到了西蜀。秋冬之間,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。九月九日重陽節,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、盧照鄰三人同游玄武山,互相酬唱,這首詩即為盧照鄰當時所作。
參考資料:
1、耿建華著.唐宋詩詞精譯(詩卷):黃河出版社,1996:9
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旅途中過重陽,登高遠望所見所感,抒發濃濃的思歸的情懷。
首句點明題旨: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遠望。九月九日重陽節,自古以來就有登高的習俗。游子在外,都難免思鄉思歸,登高遠望時,當然會遙望古鄉的山川。這一句非常恰切地寫出了游子此時此地的望鄉動態。次句由動態轉寫心情,這種“歸心歸望”的情懷,不是直抒胸臆抒發出來,而是寄寓在“風煙”中,一個“積”字很有分量,道出了歸心歸望的程度。風煙有多濃多廣,那么詩人的“歸心歸望”也就有多濃多廣。這樣表現了詩人的歸思歸望是濃濃的厚厚的。
最后兩句寫詩人遠在他鄉的高山上,和大家一起喝著節日的菊花酒,而這里與故鄉身隔萬里,只能傷心地望著鴻雁飛向南天。重陽登高喝菊花酒是習俗,飲酒是敘事,而游子此時思歸,難免多飲幾杯,借以消鄉愁,這就是事中寓情;飲酒消鄉愁,敘事中寄寓了鄉愁之情。“鴻雁天”是寫景,是鴻雁南飛之景,而詩人是范陽人,雁南飛而反襯人不能北歸,這就是景中含情了。
楊慎舉出此詩與王勃《蜀中九日》“九月九日望鄉臺,他席他鄉送客杯。人今已厭南中苦,鴻雁那從北地來?”認為兩詩雷同。實際上,王詩與此詩正好可以參讀。王、盧的《九日》詩,雖然題材相同,構思相似,但是王詩的結句,問得癡情,問得無理而妙,表現詩入對南方生活的厭倦。而盧詩的結句,是以雁南飛反襯人不可北歸的鄉思.。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,但藝術特色不同,非抄襲雷同可比。這兩首詩,立意清新,情感真切,構思細密,結構完整,是唐人絕句中的名篇。所謂“王、揚、盧、駱當時體”也。具實盧照鄰的詩,以“適意為宗”,“不以繁辭為貴”,題材廣泛,深情流麗,雄勁自然,富有奇崛的幻想色彩,無論是在“初唐四杰”中還是在整個害初詩壇,都是十分突出的。
盧照鄰,初唐詩人。字升之,自號幽憂子,漢族,幽州范陽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無明載,盧照鄰望族出身,曾為王府典簽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學上,他與王勃、楊炯、駱賓王以文詞齊名,世稱“王楊盧駱”,號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盧升之集》、明張燮輯注的《幽憂子集》存世。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,以歌行體為佳,不少佳句傳頌不絕,如“得成比目何辭死,愿作鴛鴦不羨仙”等,更被后人譽為經典。 ...
盧照鄰。 盧照鄰,初唐詩人。字升之,自號幽憂子,漢族,幽州范陽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無明載,盧照鄰望族出身,曾為王府典簽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學上,他與王勃、楊炯、駱賓王以文詞齊名,世稱“王楊盧駱”,號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盧升之集》、明張燮輯注的《幽憂子集》存世。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,以歌行體為佳,不少佳句傳頌不絕,如“得成比目何辭死,愿作鴛鴦不羨仙”等,更被后人譽為經典。
東平路中遇大水。唐代。高適。 天災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指途適汶陽,掛席經蘆洲。永望齊魯郊,白云何悠悠。傍沿鉅野澤,大水縱橫流。蟲蛇擁獨樹,麋鹿奔行舟。稼穡隨波瀾,西成不可求。室居相枕藉,蛙黽聲啾啾。仍憐穴蟻漂,益羨云禽游。農夫無倚著,野老生殷憂。圣主當深仁,廟堂運良籌。倉廩終爾給,田租應罷收。我心胡郁陶,征旅亦悲愁。縱懷濟時策,誰肯論吾謀。
桂軒辭二章 其一。元代。楊維楨。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。沐雨露兮含風霜。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。軒中之人兮壽而康。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。軒中之樂兮樂無央。
牡丹百詠 其十。明代。張淮。 紅玉肌容艷有神,九天飛下一仙真。垂頭雨后猶傾國,點額風前欲喚人。龍腦薰成香世界,蝶翎逗落錦埃塵。春光得我方能麗,笑殺凡花號麗春。
寄趙少虛先生四首 其一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空谷有佳人,素質明秋霜。凌風拾翠羽,皎皎雙明珰。負薪日慘廩,怨此江路長。紅顏委中野,三嘆以徬徨。傾城難可再,一顧何茫茫。念此不得寐,嘯咤令心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