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書一室。香暖垂簾密。花滿翠壺熏研席。睡覺滿窗晴日。
手寒不了殘棋。篝香細(xì)勘唐碑。無酒無詩情緒,欲梅欲雪天時。
清平樂·圖書一室。宋代。周晉。 圖書一室。香暖垂簾密。花滿翠壺熏研席。睡覺滿窗晴日。手寒不了殘棋。篝香細(xì)勘唐碑。無酒無詩情緒,欲梅欲雪天時。
垂簾密,暗示時值隆冬天寒。那“香”“暖”之感從何而來?“花滿翠壺熏研席。睡覺滿窗晴日。”原來,翠瓷壺中滿插鮮花,花氣飄逸硯席之間。冬日陽光灑滿窗戶,一時滿室生春。
“手寒不了殘棋。”一枕高臥直至滿窗晴日,原來是因為前夜弈棋太晚。前夜弈棋,殘局未收。早上起來,一任其殘。然而只說手寒,語極閑婉。“篝香細(xì)勘唐碑。”殘棋未了,生上香爐,鋪開硯席,詞人坐下來勘讀唐碑。一“細(xì)”字,足見其興味盎然,全神貫注,隱然學(xué)人風(fēng)度。不過,觀全幅詞情,可知勘唐碑這樣專業(yè)性較強的事,不是實寫,而是虛描出那種怡然讀書的樂趣。
“無酒無詩情緒。”從來飲酒賦詩,自須高興佳致。詞人自道無此情緒,其實未必盡然。下邊結(jié)筆一句“欲梅欲雪天時。”以景語對上句作了不答之答。
上言滿窗晴日,此言欲雪天時,何故?原來冬日放晴,陽光短暫;一天之內(nèi),晴而復(fù)陰,也是正常的。上言花滿翠壺熏研席,既舍梅莫屬,此又言欲梅欲雪天時,又是何故?頗耐人尋思。實際上,花滿翠壺之梅,乃“梅蕊臘前破”之早梅,而欲梅欲雪天時,正謂“梅花年后多”之花時將近矣。啟示著梅花怒放盛開于雪天雪地,從而將境界從書齋推向大自然。當(dāng)大自然欲梅欲雪之日,正詩人欲詩欲酒之時。詞人佳興暗已萌動欲發(fā),卻不說有此情緒,只說欲梅欲雪天時,一結(jié)韻味有余,妙在對偶之外得之。語極隱秀之致。
此詞以圖書一室之境,發(fā)舒淡雅清逸之致,可謂妙詞。詞中用圖書、翠瓷、硯席、棋局、唐碑等名物,及其所構(gòu)成之境,境中之主人,將宋代時期的人文風(fēng)貌,社會生活作了細(xì)致勾勒,浸潤著藝術(shù)文化的品味。此詞雖無關(guān)重大主題,但自具一種藝術(shù)化的生活之美,還是能給人以陶冶性靈之益的。
此詞用筆、造境都很講究。上片筆觸頗感細(xì)密。圖書之滿室,插花之滿壺,花香之滿屋,晴日之滿窗,筆致較密。香、暖、花、熏、翠壺、晴日,筆致較麗。但下片中的不了殘棋,無詩無酒,欲梅欲雪,皆輕描淡寫,便將上片麗密之感溶化開來。由濃而淡,層層輕染,足見韻致之清雅。詞中造境是在室內(nèi),境界本不大。可是上片收以滿窗晴日、虛室生白的意象,下片結(jié)以欲梅欲雪天時的描寫,將一個小小書齋與隆冬將春的天地相連通,便覺得書齋、人心同天地自然常相往來,境界之大,使人意遠神怡。營造意境,講究以小見大,人與自然相通,這正是中國藝術(shù)文化之精神。
周晉(生卒年不詳),字明叔,號嘯齋,其先濟南(今屬山東)人,自祖秘起寓居吳興(今浙江湖州)。晉于紹定四年(1231)官富陽令。嘉熙末淳祐初,為福建轉(zhuǎn)運使干官。累監(jiān)衢州、通判柯山。寶祐三年(1255),知汀州。晉富藏書,工詞。詞作多散佚。《絕妙好詞》卷三載其詞三首,分別為《點絳唇》,《清平樂》,《柳梢青》。 ...
周晉。 周晉(生卒年不詳),字明叔,號嘯齋,其先濟南(今屬山東)人,自祖秘起寓居吳興(今浙江湖州)。晉于紹定四年(1231)官富陽令。嘉熙末淳祐初,為福建轉(zhuǎn)運使干官。累監(jiān)衢州、通判柯山。寶祐三年(1255),知汀州。晉富藏書,工詞。詞作多散佚。《絕妙好詞》卷三載其詞三首,分別為《點絳唇》,《清平樂》,《柳梢青》。
書崇慶常公殉節(jié)傳后。。秦清。 東北有偉人,大名垂西南。政化延邛笮,嘯歌抒幽覃。春噓山矗矗,秋凈水潭潭。琴能鳴其治,泉亦忘其貪。符彼循吏傳,如皈彌勒龕。蚤蔚鳳苞九,易報鹿鳴三。所難在大節(jié),而匪矢空談。牙璋入三巴,偫糧供魚蠶。天落一將星,地震五丁男。平生忠孝亮,動與意氣酣。膽固大如斗,手乃劍磨鐔。舌為犀鋒利,目為虎視耽。日暈生雌霓,妖魄褫虪甝。一死太山重,就之若飴甘。蠢爾如豕突,瞬顧已就戡。卓哉此鴻爪,千秋跡可探。承庥在翼子,明發(fā)慎毋慚。浩歌起遐矚,蜀山挺翠嵐。
江南意。明代。高啟。 妾本南國姝,父母愛如珠。貌豈慚明鏡,身才稱短襦。學(xué)成采蓮唱,曉出橫塘上。舟小復(fù)身輕,隨風(fēng)兩搖蕩。歸時曲岸傍,恰見貴游郎。輟歌欲轉(zhuǎn)棹,花淺不堪藏。將嗔卻成哂,相問那能隱。雖憐郎意深,終嫌妾家近。回首各盈盈,南湖月又生。煙波三十里,都是斷腸情。
寄王蘇州。明代。謝榛。 闔閭城外幾烽煙,非復(fù)淮陽臥閣年。坐嘯江山奇策定,仰看星斗壯心懸。石頭云逐東征馬,揚子波回北餉船。亂后不堪吳稅重,行春海上問荒田。
鷓鴣天 佳人。兩漢。佚名。 全似丹青揾染成。更將何物斗輕盈。雪因舞態(tài)羞頻下,云為歌聲不忍行。螺髻小,鳳鞋輕。天邊斗柄又斜橫。水晶庭柱琉璃帳,客去同誰看月明。
諸路發(fā)解勸駕。宋代。吳潛。 東郡衣冠盛,南宮榜帖新。諸科唐取士,數(shù)路漢得人。鳴鹿殷勤意,攀龍變化身。若為明主獻,忠讜要披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