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也有行役,我思獨悠悠。
親朋非不多,子能從之游。
掛席上湘水,青山挾行舟。
籃輿問嶺路,政爾荔子秋。
人言桂林好,頗復類中州。
近郊多勝概,雉堞冠層樓。
待渠幕府暇,時與同冥搜。
吾子有令姿,胸中富九流。
處世多齟齬,但當付滄洲。
超然擴遐思,詎可耳目謀。
原為百煉剛,莫作繞指桑。
昔人不吾欺,子盍試反求。
預想他年歸,此地復綢繆。
刮目看二子,一笑紓百憂。
送甘甥可大從定叟弟之桂林。宋代。張栻。 季也有行役,我思獨悠悠。親朋非不多,子能從之游。掛席上湘水,青山挾行舟。籃輿問嶺路,政爾荔子秋。人言桂林好,頗復類中州。近郊多勝概,雉堞冠層樓。待渠幕府暇,時與同冥搜。吾子有令姿,胸中富九流。處世多齟齬,但當付滄洲。超然擴遐思,詎可耳目謀。原為百煉剛,莫作繞指桑。昔人不吾欺,子盍試反求。預想他年歸,此地復綢繆。刮目看二子,一笑紓百憂。
張栻。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。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,湖湘學派集大成者。與朱熹、呂祖謙齊名,時稱“東南三賢”。官至右文殿修撰。著有《南軒集》。
寄懷申念先司理。明代。張萱。 玉皇香案掌書仙,郡理分城贛水邊。棣萼輝庭曾映日,瓊枝繞膝更參天。片言折獄臺稱鏡,五色摛詞筆似椽。共喜相門饒相種,忠宣文正繼前賢。
宇文子貞至驛為松江諸邑田糧事賦古詩二章增之。元代。孫華孫。 朝行谷水東,暮行谷水西。谷水日日流,驛舟日日來。驛舟來不已,波浪日日起。朝行谷水西,暮行谷水東。傍人指驛舟,舟中有春風。春風吹谷水,照見桃與李。
不礙云山。宋代。胡仲弓。 贏得工夫看好山,吟魂飛不到人間,白云本是無心物,才得身高便可攀。
三忠祠。明代。孫緒。 拂袖拜三賢,云霞映暮天。孤忠徒自許,一死竟誰憐。玄化昭心事,丹誠付簡編。明禋逢盛世,肸蚃自年年。
呂居仁惠建昌紙被。宋代。劉子翚。 寒聲晚移林,殘臘無幾日。高人擁楮眠,臠卷意自適。素風含混沌,春煦回呼吸。余溫偶見分,來自芝蘭室。乍舒魄流輝,忽卷潮無跡。未能澡余心,愧此一衾白。嘗聞旴江藤,蒼崖走虬屈。斬之霜露秋,漚以滄浪色。粉身從澼絖,蛻骨齊麗密。乃知瑩然姿,故自慚陶出。治物猶貴精,治心豈宜逸。平生感交游,耳剽非無得。精神隨事分,內省殊未力。寸陰捐已多,老矣將何及。自從得此衾,夢覺常惕惕。清如夷齊鄰,粹若淵騫覿。獨警發鏗鍧,邪思戢毫忽。勿謂絕知聞,虛闈百靈集。鼎鬴或存戒,韋弦亦規失。則知君子所,惠以勵蒙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