乃祖至和間,忠謀書鼎彝。
但知陛下圣,豈知吾言危。
元佑愛君語,讀者猶涕洟。
典刑今不亡,盛德故在茲。
歲晚子過我,秀若齋房芝。
持身蹈規(guī)矩,出語無瑕疵。
向來長安道,詎肯舍靈龜。
萬里一泮宮,行囊?guī)仔略姟?/p>
湘出足幽勝,而水清漣漪。
登臨豈不樂,邂逅枌榆思。
我懶抱僻學,絕弦理朱絲。
子獨慕千載,悠然契心期。
豈不為我留,感此節(jié)物移。
臨岐撫陳編,為子三噫嘻。
高深諒何極,循求有端倪。
原言勉事此,奕葉光前規(guī)。
送范西叔教授西歸。宋代。張栻。 乃祖至和間,忠謀書鼎彝。但知陛下圣,豈知吾言危。元佑愛君語,讀者猶涕洟。典刑今不亡,盛德故在茲。歲晚子過我,秀若齋房芝。持身蹈規(guī)矩,出語無瑕疵。向來長安道,詎肯舍靈龜。萬里一泮宮,行囊?guī)仔略姟O娉鲎阌膭?,而水清漣漪。登臨豈不樂,邂逅枌榆思。我懶抱僻學,絕弦理朱絲。子獨慕千載,悠然契心期。豈不為我留,感此節(jié)物移。臨岐撫陳編,為子三噫嘻。高深諒何極,循求有端倪。原言勉事此,奕葉光前規(guī)。
張栻。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。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,湖湘學派集大成者。與朱熹、呂祖謙齊名,時稱“東南三賢”。官至右文殿修撰。著有《南軒集》。
題舊新明縣孝義驛。宋代。李新。 平生職事馬蹄塵,三月鶯花世路新。廢邑尚余當日市,旌門已忘昔年陳。長江浪拍西山腳,喬木陰回太古春。惟有柳綿情不惡,解將柔遠逐行人。
蝶戀花。清代。陳洵。 誰分雛鶯知事早。學語依稀,學舞夸輕妙。新著金衣剛稱小。舊家夢里都尋到。忍耐尊前持一笑。歌費尊慳,漸漸傷懷抱。小令銀燈應(yīng)自好。詞人莫漫翻長調(diào)。
沅州。。何喬新。 潭陽遠在夜郎西,石徑縈紆路轉(zhuǎn)迷。俗獷猶存盤瓠舊,樹深惟聽鷓鴣啼。茅檐彫弊哀三戶,嵐靄氤氳接五溪。欲吊靈均何處是,江頭蘭芷正凄凄。
慈竹。宋代。王令。 不求丹鳳食,不學景龍吟。自有慈仁意,相依歲月深。潛符君子道,可媿世人心。徒爾秋郊外,青青數(shù)畝陰。
日暮。清代。夏曾佑。 日暮江逾闊,秋深水不波。寒沙求食鳥,遠浦挽船歌。萬物艱辛里,勞生感慨多。低回思作者,此意欲如何。
荻花楓葉醉為鄉(xiāng),每憶臨分一鼎香。枉費光陰驚老大,略無治行愧循良。
歸心來往雞豚社,清思消磨雁鶩行。且喜弦歌馀樂地,好詩句句挾風霜。
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洪適。 荻花楓葉醉為鄉(xiāng),每憶臨分一鼎香。枉費光陰驚老大,略無治行愧循良。歸心來往雞豚社,清思消磨雁鶩行。且喜弦歌馀樂地,好詩句句挾風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