虜馬昔飲江,扁舟憶同騖。
翁方為國謀,客以名義故。
安危匪前料,得失渠異趣。
淮壖渺風雪,王中有程度。
息偃多在床,君車不停駐。
初無作難色,所立詎愆素。
嗟我吳門別,風木歲徂暮。
相逢復湘城,往事忍回顧。
獨余后凋心,特立凜不懼。
莫邪雖云利,寧作囊錐露。
善藏要有待,小試隨所遇。
終無缺折虞,豈但走狐兔。
吾州得良牧,民力或可裕。
本根賴封殖,強索費調護。
從容試長思,取急無窘步。
作別忽草草,懷抱復誰付。
他時下瞿唐,訪我林下屨。
儻於功名余,更講末后句。
送鮮于大任入成都幕。宋代。張栻。 虜馬昔飲江,扁舟憶同騖。翁方為國謀,客以名義故。安危匪前料,得失渠異趣。淮壖渺風雪,王中有程度。息偃多在床,君車不停駐。初無作難色,所立詎愆素。嗟我吳門別,風木歲徂暮。相逢復湘城,往事忍回顧。獨余后凋心,特立凜不懼。莫邪雖云利,寧作囊錐露。善藏要有待,小試隨所遇。終無缺折虞,豈但走狐兔。吾州得良牧,民力或可裕。本根賴封殖,強索費調護。從容試長思,取急無窘步。作別忽草草,懷抱復誰付。他時下瞿唐,訪我林下屨。儻於功名余,更講末后句。
張栻。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。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,湖湘學派集大成者。與朱熹、呂祖謙齊名,時稱“東南三賢”。官至右文殿修撰。著有《南軒集》。
讀成季近詩慨然有懷諸人 其一。宋代。韓淲。 近來詩句無人道,猶得章泉與栗齋。寂寂南豅霜雪里,一枝梅蕊又能佳。
送龍門宗人殿鳳山始祖墓還里。明代。何文繪。 衣冠禮拜出名家,嶺海重開寶樹花。聚會獨逢清夜月,淹留卻憶舊時華。銀河遠帶龍潭水,霄漢光浮鳳嶺霞。回首故鄉思雨露,年年三月泛仙槎。
下皋俱樂亭扁 其十。明代。黃仲昭。 瀟灑林亭僅數椽,包羅風景迥無邊。夜來微雨兼秋至,徹骨清寒疑欲仙。
遠國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六君成典冊,萬里奉絲綸。
云水連孤棹,恩私在一身。悠悠龍節去,渺渺蜃樓新。
望里行還暮,波中歲又春。昏明看日御,靈怪問舟人。
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)。唐代。耿湋。 遠國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六君成典冊,萬里奉絲綸。云水連孤棹,恩私在一身。悠悠龍節去,渺渺蜃樓新。望里行還暮,波中歲又春。昏明看日御,靈怪問舟人。城邑分華夏,衣裳擬縉紳。他時禮命畢,歸路勿迷津。
卜算子 漫興。宋代。辛棄疾。 千古李將軍,奪得胡兒馬。李蔡為人在下中,卻是封侯者。蕓草去陳根,筧竹添新瓦。萬一朝家舉力田,舍我其誰也。
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。宋代。蘇軾。 詞源灩灩波頭展,清唱一聲巖谷滿。未容雪積句先高,豈獨湖開心自遠。云山已作歌眉淺,山下碧流清似眼。樽前侑酒只新詩,何異書魚餐蠹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