挈巢江湖去,端為山水癖。
朅來谷隱游,契我賞心適。
寒江渺平楚,復(fù)嶺轉(zhuǎn)層壁。
誰與龍象筵,一掃狐兔跡。
彩云布樓臺,迎日麗金碧。
堂高磬聲邃,壑遠松響激。
山光晚相照,空翠濃欲滴。
行當(dāng)就墟市,幽棲買泉石。
日詠招隱詩,時過彌天釋。
谷隱寺。宋代。李廌。 挈巢江湖去,端為山水癖。朅來谷隱游,契我賞心適。寒江渺平楚,復(fù)嶺轉(zhuǎn)層壁。誰與龍象筵,一掃狐兔跡。彩云布樓臺,迎日麗金碧。堂高磬聲邃,壑遠松響激。山光晚相照,空翠濃欲滴。行當(dāng)就墟市,幽棲買泉石。日詠招隱詩,時過彌天釋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(xué)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(fā)奮自學(xué)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(yīng)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 ...
李廌。 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(xué)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(fā)奮自學(xué)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(yīng)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
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袁凱。 只今何處無黃菊,醉著茅茨有幾人?賢婦稍能知此意,殺雞為黍莫辭貧。
回鑾奉皇太后進宮之作。。弘歷。 展豫巡嵩洛,回鑾奉壽康。三呼遐算祝,九曲瑞符彰。不狩安知外,惟勤所戒荒。鳳樓五云表,藹藹萃千祥。
送君無奈別情何,五日生朝客里過。心逐懸旌離漢徼,夢隨春柳渡遼河。
重關(guān)復(fù)嶺狼煙接,暮雨朝云海氣多。應(yīng)有大篇吟出塞,不須停馬問干戈。
送王本一如遼陽。明代。邊貢。 送君無奈別情何,五日生朝客里過。心逐懸旌離漢徼,夢隨春柳渡遼河。重關(guān)復(fù)嶺狼煙接,暮雨朝云海氣多。應(yīng)有大篇吟出塞,不須停馬問干戈。
夜坐同兄。明代。石寶。 明月出東方,蟲聲初在戶。宿靄倏已收,庭階出芳杜。流云翻細波,坐對喜欲舞。秋色何悠揚,龍泉碧花古。缊袍良非貧,所貴在清素。況值宵旰勤,側(cè)席思口苦。紅日關(guān)寸心,移孝固其所。豸角養(yǎng)既成,山龍門應(yīng)補。乃知南阮心,不以萬金富。
送別阿嫂(1) 其二。。費墨娟。 送客逢春可自由,心隨湖水共悠悠。可能相別還相憶,一夕橫塘似舊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