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蟲蠹堅木,自意吻頰剛。
蟠身宅幽竇,心期千歲藏。
爾非虎而翼,何乃巧取將。
剝啄繞樹腹,卷舌利鉤芒。
一身禍眾命,曾未厭饑吭。
流怨入胡琴,美人借余商。
鵜鴃相唯和,次第歇芬芳。
吾生獨何事,有喙三尺長。
富歲常苦饑,不能饜糟糠。
寧饑忍效汝,豈復思隨陽。
啄木鳥。宋代。李廌。 小蟲蠹堅木,自意吻頰剛。蟠身宅幽竇,心期千歲藏。爾非虎而翼,何乃巧取將。剝啄繞樹腹,卷舌利鉤芒。一身禍眾命,曾未厭饑吭。流怨入胡琴,美人借余商。鵜鴃相唯和,次第歇芬芳。吾生獨何事,有喙三尺長。富歲常苦饑,不能饜糟糠。寧饑忍效汝,豈復思隨陽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奮自學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 ...
李廌。 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奮自學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
送通上人謁賈寺丞。金朝。李龏。 進乏梯媒退又難,近因多難怕長安。相知莫話詩心苦,乞取新詩合掌看。
回鑾奉皇太后進宮之作。。弘歷。 展豫巡嵩洛,回鑾奉壽康。三呼遐算祝,九曲瑞符彰。不狩安知外,惟勤所戒荒。鳳樓五云表,藹藹萃千祥。
歸京口。宋代。王存。 倦宦歸來故國春,北樓千尺絕飛塵。江山雄偉增人氣,城壁蕭條類此身。眼底交游隨物老,樽前歌舞逐時新。十年舊事無人問,目送斜陽下廣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