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華連延翠煙永,細路緣云上高頂。
奇峰西奔入秦蜀,幽谷南通接荊郢。
昔年蛟龍忽變化,怒蹙山巔壓州境。
山靈吐怪助豪強,地軸狂推如轉梗。
盤龍七社萬戶余,卵覆巢傾伸臂猛。
近來又說神羊嶺,六里橫開罅如井。
居民惴惴已憂疑,惟恐蛟龍怒還逞。
勿令岸谷復顛移,鼓鑄神功煩禹鼎。
少華山。宋代。李廌。 少華連延翠煙永,細路緣云上高頂。奇峰西奔入秦蜀,幽谷南通接荊郢。昔年蛟龍忽變化,怒蹙山巔壓州境。山靈吐怪助豪強,地軸狂推如轉梗。盤龍七社萬戶余,卵覆巢傾伸臂猛。近來又說神羊嶺,六里橫開罅如井。居民惴惴已憂疑,惟恐蛟龍怒還逞。勿令岸谷復顛移,鼓鑄神功煩禹鼎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奮自學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 ...
李廌。 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奮自學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
食檳榔白。。王佐(汝學)。 首夏一夜雨,霜花千苞開。不嫌茅舍貧,清香日日來。徐步探小園,嫩白紛蕤葳。膟膋出腸胃,瓊瑤有根荄。一味紫煙外,百和惟取裁。呼童南園隈,薄采新年栽。靈芽呈雀舌,枸醬剸龍胎。何當赍靈符,浩劫昆明灰。和香一入口,春風行百骸。肺腑畜瘴腥,固結難推排。頃刻發輕汗,清飆掃云霾。豁開胸中天,寸境何恢恢。云漢轉無聲,星斗皆昭回。天機動一闥,天籟鳴九垓。開襟當涼風,灑灑何快哉。
泛清波摘遍 詠沼內紅魚。清代。陳維崧。 吳娘水閣,幾曲金塘,時聽紅魚跳波響。翳然花竹,日高舟尾浮菰蔣。妝臺上。傷春天氣,中酒心情,斜溜明矑還細相。照水釵傾,投餌鬟偏,幾遍惆悵。朝霞漾。寄到啼椷染血,帶得落花鋪絳。愛爾絕代紅妝,水云高曠。渾無恙。嬌鳥籠底去來,美人影中生長。莫管畫溪笠澤,黏天風浪。
壽周益公。。李商叟。 百年能幾見英豪,主圣臣賢未易遭。□□□□新制度,宗臣當國大勛勞。三師告老恩榮備,□□藏書日月高。猶有治安貽百世,天教仙子見蟠桃。
漫成答遠。。陳振家。 幽棲林下客,今日意何如。讀水光陰迅,吟山世事疏。命窮翻妒鳥,氣躁漫思魚。預種凌霄竹,居然成散樗。
答朱彭州惠茶長句。宋代。宋祁。 芳茗標圖舊,靈芽薦味新。摘侵云崦曉,收盡露腴春。焙煖烘蒼爪,羅香弄縹塵。鐺浮湯目遍,甌漲乳花勻。和要瓊為屑,烹須月取津。飲萸聞藥錄,奴酪笑傖人。雪沫清吟肺,冰甆爽醉唇。嗅香殊太觕,瘠氣定非真。坐憶丹丘伴,堂思陸納賓。由來撤膩鼎,詎合燎勞薪。得句班條暇,分甘捉麈晨。二珍同一餉,嘉惠愧良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