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左風流,今盡矣、管弦零謝。誰得似、尚書風度,圍棋綠野。
執法容臺兼禮樂,禁中頗牧籌還借。更東京、黨部廿年前,何為者。
東閣閉,開樽夜。平津掃,趨朝罷。憶揮毫對客,詞場驚詫。
典盡金貂償酒債,只留蘭畹高聲價。嘆西州、寒食草青青,羊曇話。
滿江紅 哭合肥尚書。清代。徐釚。 江左風流,今盡矣、管弦零謝。誰得似、尚書風度,圍棋綠野。執法容臺兼禮樂,禁中頗牧籌還借。更東京、黨部廿年前,何為者。東閣閉,開樽夜。平津掃,趨朝罷。憶揮毫對客,詞場驚詫。典盡金貂償酒債,只留蘭畹高聲價。嘆西州、寒食草青青,羊曇話。
徐釚(qiú )(1636~1708)清代詞人。字電發,號虹亭、鞠莊、拙存,晚號楓江漁父。吳江(今屬江蘇蘇州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召試博學鴻詞,授翰林院檢討,入史館纂修明史。因忤權貴,二十五年歸里后,東入浙閩,歷江右,三至南粵,一至中州。游歷所至與名流雅士相題詠。康熙皇帝南巡,兩次賜御書,詔原官起用,不肯就。卒年七十三。...
徐釚。徐釚(qiú )(1636~1708)清代詞人。字電發,號虹亭、鞠莊、拙存,晚號楓江漁父。吳江(今屬江蘇蘇州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召試博學鴻詞,授翰林院檢討,入史館纂修明史。因忤權貴,二十五年歸里后,東入浙閩,歷江右,三至南粵,一至中州。游歷所至與名流雅士相題詠。康熙皇帝南巡,兩次賜御書,詔原官起用,不肯就。卒年七十三。
相和歌辭。怨詩二首。唐代。薛奇童。 日晚梧桐落,微寒入禁垣。月懸三雀觀,霜度萬秋門。艷舞矜新寵,愁容泣舊恩。不堪深殿里,簾外欲黃昏。禁苑春風起,流鶯繞合歡。玉窗通日氣,珠箔卷輕寒。楊葉垂金砌,梨花入井闌。君王好長袖,新作舞衣寬。
東平路中遇大水。唐代。高適。 天災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指途適汶陽,掛席經蘆洲。永望齊魯郊,白云何悠悠。傍沿鉅野澤,大水縱橫流。蟲蛇擁獨樹,麋鹿奔行舟。稼穡隨波瀾,西成不可求。室居相枕藉,蛙黽聲啾啾。仍憐穴蟻漂,益羨云禽游。農夫無倚著,野老生殷憂。圣主當深仁,廟堂運良籌。倉廩終爾給,田租應罷收。我心胡郁陶,征旅亦悲愁。縱懷濟時策,誰肯論吾謀。
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。。王九思。 世泰容吾拙,官閑似隱居。苦吟遲得句,倦讀臥看書。山色憑闌外,花香退食余。老親身更健,千里寄雙魚。
酬李寄軒。。釋智愚。 寄傲知何所,行藏匪一軒。究心無別旨,鳴道有來源。未先通理不,聲詩不在言。相期湖上寺,執手聽啼猿。
肅老惠詩兩章詩墨一函賦此志謝。。黃松鶴。 空谷人來續舊游,一函詩墨古徽州。驚潮竹影玲瓏透,鎖石桐煙澹宕浮。直與此情磨歲月,聊將小語記春秋。寒齋就我生顏色,十笏云山眼底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