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雨開新霽,長空絕點埃。眼明初出郭,心遠乍登臺。
矮塔培黃壤,摧碑漬綠苔。幾人遮日去,雙燕受風回。
稚柳沿新塹,神祠映古堆。翠峰依舊好,金菊為誰開。
日夕牛羊下,天寒鳥雀哀。黃流隨去住,元氣接周回。
風帚誰操執,云衣自剪裁。松杉誠異質,樗櫟謾多材。
效北衣冠變,平南士卒來。功名殊未已,伏臘迭相催。
吊古情何益,哦詩愧不才。歸歟風景暮,攜友且銜杯。
陪翟沈二文學歲暮登宴嬉臺。元代。曹伯啟。 一雨開新霽,長空絕點埃。眼明初出郭,心遠乍登臺。矮塔培黃壤,摧碑漬綠苔。幾人遮日去,雙燕受風回。稚柳沿新塹,神祠映古堆。翠峰依舊好,金菊為誰開。日夕牛羊下,天寒鳥雀哀。黃流隨去住,元氣接周回。風帚誰操執,云衣自剪裁。松杉誠異質,樗櫟謾多材。效北衣冠變,平南士卒來。功名殊未已,伏臘迭相催。吊古情何益,哦詩愧不才。歸歟風景暮,攜友且銜杯。
曹伯啟(1255—1333)元文學家。字士開。碭山(今屬安徽)人。元世祖至元中,薦除冀州教授,累遷集賢侍讀學士,進御史臺侍御史,出浙西廉訪使。泰定初以年老告退。天歷初,起任淮東廉訪使,拜陜酉諸道行臺御史中丞,辭疾不起。贈河南行省左丞,謚文貞。性莊肅,奉身清約。著有《曹文貞公詩集》(一名《漢泉漫稿》)十卷。生平事跡見《曹文貞公詩集》附錄曹鑒《溢文貞公神道碑銘》、《元史》卷一七六。 ...
曹伯啟。 曹伯啟(1255—1333)元文學家。字士開。碭山(今屬安徽)人。元世祖至元中,薦除冀州教授,累遷集賢侍讀學士,進御史臺侍御史,出浙西廉訪使。泰定初以年老告退。天歷初,起任淮東廉訪使,拜陜酉諸道行臺御史中丞,辭疾不起。贈河南行省左丞,謚文貞。性莊肅,奉身清約。著有《曹文貞公詩集》(一名《漢泉漫稿》)十卷。生平事跡見《曹文貞公詩集》附錄曹鑒《溢文貞公神道碑銘》、《元史》卷一七六。
憶王孫 新秋即事。清代。方彥珍。 疏簾花影月光籠。暑退涼生詩思濃。忽訝鏦錚響遠空。戛梧桐。一半砧聲一半風。
偈傾一百六十九首。宋代。釋智朋。 一不得向,二不得討,廓下閑行,堂中打坐。眼裹耳裹,觀世音,胡達磨,過。
過韓氏莊登小閣 其二。宋代。釋道潛。 玉秀蘭芬好弟昆,時來挾冊視田園。囷場古木千章合,彷佛秦人避世村。
三月三日上忠襄墳,因之行散,得十絕句。宋代。楊萬里。 暖轎行春底見春,遮欄春色不教親。急呼青繖小涼轎,又被春光著莫人。
贈項子全。明代。朱同。 過門未識子全面,久矣逢人說項斯。宦志已灰更變后,宗枝還念未分時。曾楊近古無神術,盧扁于今有國醫。尚擬好風吹杖履,夜深雨足剪園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