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生故人子,袖書遠相過。
趨翔有父風,步闊冠峨峨。
自言少也孤,奉親由江鄱。
區(qū)區(qū)營甘旨,靡暇謀其他。
三十未有成,無門托絲蘿。
求知走四方,慷慨成悲歌。
顧我舊朝寀,謂能激馀波。
多慚僻郡守,局趣如生何。
空持贈我句,坐合長吟哦。
方今紹唐虞,詠歌繼卷阿。
舉世用經(jīng)術(shù),革去辭章訛。
詔書起遺逸,草澤咸搜羅。
高爵待俊杰,世礪鈍以磨。
君子務藏器,生其勤切磋。
乘時挾才策,繼世收賢科。
壯懷無自忽,流年易蹉跎。
秀才石君予同年子也攜書見投重之以歌詩意甚。宋代。蘇頌。 石生故人子,袖書遠相過。趨翔有父風,步闊冠峨峨。自言少也孤,奉親由江鄱。區(qū)區(qū)營甘旨,靡暇謀其他。三十未有成,無門托絲蘿。求知走四方,慷慨成悲歌。顧我舊朝寀,謂能激馀波。多慚僻郡守,局趣如生何。空持贈我句,坐合長吟哦。方今紹唐虞,詠歌繼卷阿。舉世用經(jīng)術(shù),革去辭章訛。詔書起遺逸,草澤咸搜羅。高爵待俊杰,世礪鈍以磨。君子務藏器,生其勤切磋。乘時挾才策,繼世收賢科。壯懷無自忽,流年易蹉跎。
(1020—1101)泉州同安人,徙居丹陽,字子容。蘇紳子。仁宗慶歷二年進士。知江寧。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,同知太常禮院。遷集賢校理,編定書籍。英宗即位,為度支判官。神宗立,擢知制誥,知審刑院,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,落知制誥,出知婺州。元豐初,權(quán)知開封府,改滄州。奉旨編纂《魯衛(wèi)信錄》。哲宗元祐初,除吏部尚書兼侍讀,以邃于律歷提舉研制新渾儀。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,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,量能授任。后罷知揚州,徙河南。紹圣末致仕。有《蘇魏公集》、《新儀象法要》、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。 ...
蘇頌。 (1020—1101)泉州同安人,徙居丹陽,字子容。蘇紳子。仁宗慶歷二年進士。知江寧。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,同知太常禮院。遷集賢校理,編定書籍。英宗即位,為度支判官。神宗立,擢知制誥,知審刑院,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,落知制誥,出知婺州。元豐初,權(quán)知開封府,改滄州。奉旨編纂《魯衛(wèi)信錄》。哲宗元祐初,除吏部尚書兼侍讀,以邃于律歷提舉研制新渾儀。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,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,量能授任。后罷知揚州,徙河南。紹圣末致仕。有《蘇魏公集》、《新儀象法要》、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。
讀莊七首 其六。。程千帆。 惠施過孟諸,莊周棄馀魚。濠梁雖共游,蹤跡亦略殊。窮達與貧富,夜旦相代居。爭關夢覺間,栩栩復蘧蘧。
安樂窩中吟 其六。宋代。邵雍。 安樂窩中春不虧,山翁出入小車兒。水邊平轉(zhuǎn)綠楊岸,花外就移芳草堤。明快眼看三月景,康強身歷四朝時。鳳凰樓下天津畔,仰面迎風倒載歸。
重寄元美 其二。明代。李攀龍。 南冠君子系京華,秋色傷心廣柳車。此地由來多俠客,不知誰是魯朱家。
菩薩蠻 其二。近現(xiàn)代。趙尊岳。 盈盈花霧侵簾軸。筠藍漸遣開金菽。夕照泛疏欞。雛蜂趲落英。幾回人倦倚。獨對蒼茫際。叫破一聲聲。長空歸雁鳴。
醉落魄。宋代。周紫芝。 柳邊池閣。晚來卷地東風惡。人生不解頻行樂。昨日花開,今日風吹落。楊花卻似人飄泊。春云更似人情薄。如今始信從前錯。為個蠅頭,輕負青山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