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雨為云無定蹤,半衾幽恨數聲鐘。弦于離緒同時斷,墨與啼痕一樣濃。
無復芳心含豆蔻,空將薄命委芙蓉。西鄰只在高樓畔,似隔天臺路幾重。
無題和李義山 其二。明代。徐熥。 為雨為云無定蹤,半衾幽恨數聲鐘。弦于離緒同時斷,墨與啼痕一樣濃。無復芳心含豆蔻,空將薄命委芙蓉。西鄰只在高樓畔,似隔天臺路幾重。
題劉幼云先生潛廬讀書圖。。陳曾壽。 我皇即位初,輔導資賢王。進賢宰相事,首舉講官良。妙選十二輩,劉侯何卬卬。燕坐抱冰翁,獨許侯文章。深心紀綱地,諷議回肝腸。稱嘆不去口,手撫霜髯長。哀哉元祐政,朝露事不常。陰壬遂漸進,群兒攬天綱。張公起抗爭,嘔血去堂堂。啁啾見孤鳳,百憂瘏一吭。處人骨肉間,苦口非激揚。至誠無不動,乍起旋迷盲。我時數周旋,相對憂旁皇。但言臣力竭,無藥回膏肓。天地猝翻覆,流言破斧斨。掩袂出國門,無狀徒自傷。終始義不負,此志日月光。幽幽東海廬,讀書穴匡床。龍潛自成德,天意方微茫。披圖感往事,北望涕浪浪。
部齋閒居簡周伯明寅長。明代。王廷相。 省垣梧竹抱幽虛,吏散蕭然似隱居。風冷池亭猶岸幘,日斜窗幾有攤書。身依明主忻難遇,官佐戎機愧自疏。有美東曹稱獨步,腐儒何幸接簪裾。
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。。劉崧。 群木颯蕭蕭,虛堂坐寂寥。秋聲方永夜,月色自中宵。目倦青編過,眠遲絳蠟消。平生江海志,及此嘆飄搖。
和田龍圖升之登秋宴口號 其一。宋代。程俱。 赭黃高拱玉霄間,金殿祥驎九色斑。湛露恩濃開鎬宴,大風歌奏仰龍顏。自驚垂老拋農畝,浪逐群仙款帝關。銀甕白環方紀瑞,汗青修竹盡南山。
贈張魯恂。近現代。許南英。 曲江風度冠時儔,講席青氈尚褐裘。云表鵬摶期直上,雪泥鴻印紀同游。一堂弦誦胡安國,萬卷瑯環李鄴侯。記得春江風雨夜,攜尊話到四更籌。
贈顏君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復圣之子孫,大宗在曲阜。峨峨司勛郎,與我知交久。曩者游西秦,聲詩相可否。黃河石華魚,華陰槐曲酒。風俗愛宗周,酣歌亦擊缶。洋洋風雅篇,正變無不有。夫子昔刪詩,先師嘗左右。三百所弦歌,琴聲滿窗牖。龜山與猗蘭,二操亦在手。子孫被流風,德性嘗敦厚。世為魯大夫,文獻十而九。宗器多圭璋,孔氏稱甥舅。光祿善五言,人誦秋胡婦。遺響在黃門,一賦如瓊玖。司勛正始聲,比興無其偶。賦詩存諷諫,美刺絕不茍。君也為哲兄,塤篪如一口。陋巷有神靈,文章作淵藪。分支去溫陵,禮樂遙遵守。閩海接泗沂,先學相師授。公本濟世才,輝映桃陵后。為政歷朔南,聲教先孝友。含吐黃鐘音,中和以自壽。復圣乃春生,一陽為物母。以配復初爻,龍潛未見首。元氣在素王,司徒能多取。公也益含弘,光大庶無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