旦夕人語喧,汎舟北城曲。
十里望禪剎,飄若塵外躅。
是日秋宇高,清輝澹晨旭。
林風唱殘蜩,澤稗下饑鵠。
野實迎露黃,川蕪傲霜綠。
循涯得微徑,捨楫步幽麓。
佛寺訝靚深,僧廬互重複。
山氣導真想,天香洗煩欲。
嗟余秉微尚,丘壑返初服。
失計蹈塵囂,虛名玷纓轂。
妄排金馬門,謬草紫泥牘。
溫省專慎辭,中階佐調餗。
器偏固自傾,綆短良難續。
何言一麾出,尚參九州牧。
恩深無后疵,顏靦有馀恧。
孔訓懲憚改,羲爻許頻復。
朅來清凈區,冀脫泥涂辱。
醉象或可調,藩羝悔前觸。
萬緣自我空,至道非外勗。
聊謹三載期,吾得事棲伏。
季秋曉出題出光寺。宋代。宋庠。 旦夕人語喧,汎舟北城曲。十里望禪剎,飄若塵外躅。是日秋宇高,清輝澹晨旭。林風唱殘蜩,澤稗下饑鵠。野實迎露黃,川蕪傲霜綠。循涯得微徑,捨楫步幽麓。佛寺訝靚深,僧廬互重複。山氣導真想,天香洗煩欲。嗟余秉微尚,丘壑返初服。失計蹈塵囂,虛名玷纓轂。妄排金馬門,謬草紫泥牘。溫省專慎辭,中階佐調餗。器偏固自傾,綆短良難續。何言一麾出,尚參九州牧。恩深無后疵,顏靦有馀恧。孔訓懲憚改,羲爻許頻復。朅來清凈區,冀脫泥涂辱。醉象或可調,藩羝悔前觸。萬緣自我空,至道非外勗。聊謹三載期,吾得事棲伏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學家,工部尚書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陸,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狀元及第,成為“連中三元”(鄉試、會試、殿試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鄭國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贈太尉兼侍中,謚號“元獻”(一作元憲),英宗親題其碑首為“忠規德范之碑”。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,時稱“二宋”。詩多秾麗之作,著有《宋元憲集》、《國語補音》等。 ...
宋庠。 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學家,工部尚書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陸,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狀元及第,成為“連中三元”(鄉試、會試、殿試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鄭國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贈太尉兼侍中,謚號“元獻”(一作元憲),英宗親題其碑首為“忠規德范之碑”。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,時稱“二宋”。詩多秾麗之作,著有《宋元憲集》、《國語補音》等。
繞佛閣 其二 東堂月夜,疊前韻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昨宵猛雨。今夜碧月,來共鷗語。茶夢圓否。欲圓又破,梁間燕兒絮。小園一畝。梧竹影里,窺見河鼓。風葉掀舞。小荷墮粉,徘徊不能去。夜久葛巾濕,髣髴瑤階生白露。風裊鬢絲,清于池上鷺。且一薦冰甌,薄點梅醋。畫檐深處。有點點流螢,簾隙偷度。照青編、任人看覷。
三月壬申同堯民希孝觀渠名寺經藏得弘明集中。宋代。黃庭堅。 秘藏開新譯,天花雨舊堂。證經多寶塔,寢疾凈名床。鳥語雜歌頌,蛛絲凝篆香。同游得趙李,談道過何王。
舟中除夕。清代。蔣詩。 舟行逼除夕,悵悵欲何之。歲暮天涯客,關河此夜思。更深人語寂,雨急漏聲遲。獨坐篷窗下,無心對酒卮。
慈湖中流遇大風舟危甚食時風止游靈巖寺。宋代。張耒。 心悸西江浪似山,眼明僧舍一窗閑。從今要見廬山面,畫作屏風靜處看。
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。宋代。陳著。 河流曲折二十里,過了黃山始直礴。今日卸船須得早,鄮峰已在眼花中。
次韻黃侍郎海棠花下怯黃昏七絕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唐人春深題,用韻工車斜。逐逐語言去,誰歟真識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