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(xí)坎疏丹壑,朝宗合紫微。三山巨鰲涌,萬里大鵬飛。
樓寫春云色,珠含明月輝。會(huì)因添霧露,方逐眾川歸。
海。唐代。李嶠。 習(xí)坎疏丹壑,朝宗合紫微。三山巨鰲涌,萬里大鵬飛。樓寫春云色,珠含明月輝。會(huì)因添霧露,方逐眾川歸。
Objectmoved
Objectmovedto
here
.
李嶠(644~713) ,唐代詩人。字巨山。趙州贊皇(今屬河北)人。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(fā)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。他前與王勃、楊炯相接,又和杜審言、崔融、蘇味道并稱“文章四友”。 ...
李嶠。 李嶠(644~713) ,唐代詩人。字巨山。趙州贊皇(今屬河北)人。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(fā)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。他前與王勃、楊炯相接,又和杜審言、崔融、蘇味道并稱“文章四友”。
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四。宋代。張耒。 小兒喜學(xué)書,滿紙如涂鴉。老婦寒不績,當(dāng)戶理琵琶。樽中有神物,快瀉如流霞。三杯任兀兀,凍臉生春華。
棲云庵。宋代。李綱。 禪老幽棲地,云峰尺五天。江湖縈縞帶,世界廓青蓮。說法三乘外,藏身萬象巔。潛虬蟠不去,應(yīng)聽祖師禪。
折梅。宋代。趙時(shí)韶。 行到頹墻與斷橋,試和明月拗枝頭。江南多少閑兒女,帶著梅花便帶愁。
山橋。宋代。韓元吉。 倚杖溪橋暮雨垂,春寒空翠著人衣。凌空怪石如旗豎,噴壑清泉作練飛。乘興正須隨地飲,醉狂聊共插花歸。從教拍手兒童笑,要是山深客到稀。
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。宋代。陸游。 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我老正須閑處著,白云一半肯分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