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人賤夫子,呼丘指東家。
當時雖未遇,弟子已如麻。
奈何鄉閭人,曾不為嘆嗟。
區區吳越間,問骨不憚遐。
習見反不怪,海人等龍蝦。
嗟我何足道,窮居出無車。
昨者入京洛,文章被人夸。
故舊未肯信,聞之笑呀呀。
獨有兩任子,知我有足嘉。
遠游苦相念,長篇寄芬葩。
我道亦未爾,子得無增加?貧窮已衰老,短發垂髿々。
重祿無意取,思治山中畬。
往歲栽苦竹,細密如蒹葭。
庭前三小山,本為水中楂。
當前鑒方池,寒泉照谽岈。
玩此可竟日,胡為踏朝衙?何當子來會,酒食相邀遮?愿為久相敬,終始無疵瑕。
閑居呼無事,數來飲流霞。
答二任五言二十韻。宋代。蘇洵。 魯人賤夫子,呼丘指東家。當時雖未遇,弟子已如麻。奈何鄉閭人,曾不為嘆嗟。區區吳越間,問骨不憚遐。習見反不怪,海人等龍蝦。嗟我何足道,窮居出無車。昨者入京洛,文章被人夸。故舊未肯信,聞之笑呀呀。獨有兩任子,知我有足嘉。遠游苦相念,長篇寄芬葩。我道亦未爾,子得無增加?貧窮已衰老,短發垂髿々。重祿無意取,思治山中畬。往歲栽苦竹,細密如蒹葭。庭前三小山,本為水中楂。當前鑒方池,寒泉照谽岈。玩此可竟日,胡為踏朝衙?何當子來會,酒食相邀遮?愿為久相敬,終始無疵瑕。閑居呼無事,數來飲流霞。
蘇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學家,與其子蘇軾、蘇轍合稱“三蘇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蘇洵長于散文,尤擅政論,議論明暢,筆勢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傳世。 ...
蘇洵。 蘇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學家,與其子蘇軾、蘇轍合稱“三蘇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蘇洵長于散文,尤擅政論,議論明暢,筆勢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傳世。
水調歌頭 姑蘇臺。宋代。張镃。 孤棹溯霜月,還過闔廬城。系船楊柳,橋畔吹袖晚寒輕。百尺層臺重上,萬事紅塵一夢,回首幾周星。風調信衰減,親舊總凋零。認群峰,尋四塔,半煙橫。平生感慨,況逢佳處輒銷凝。休說當時雕輦,不見后來游鹿,斜照水空明。猛把畫欄拍,飛燕兩三聲。
檄雪。宋代。葛起耕。 銀闕書飛急羽忙,料應滕六奏虛皇。要將閬苑蓬壺水,幻作瓊林玉樹芳。風約云邊停鶴馭,冰清月際舞霓裳。鳳簫莫品凄涼調,催老梅花枉斷腸。
秀華續詠 其二十四 王皇后蕭淑妃。。黃金石。 甕頭骨醉傷心事,再世為貓恐未真。何苦當初持鷸蚌,坐令阿武作漁人。
再得崇道觀寄王左史。。項安世。 藥鼎無時手自煎,萬囊長在枕頭邊。罪今脫矣從頭白,病已安之用涕漣。始悟舊詩成卦影,只消崇道了天年。故人讀罷知余喜,遙舉真珠百斛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