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官騎蒼龍,龍行欲上天。
手攀時且住,浩若乘風船。
不知幾何長,足尾猶在淵。
下有二從臣,左右乘魚黿。
矍鑠相顧視,風舉衣袂翻。
女子侍君側,白頰垂雙鬟。
手執雉尾扇,容如未開蓮。
從者八九人,非鬼非戎蠻。
出水未成列,先登揚旗旜。
長刀擁旁牌,白羽注強拳。
雖服甲與裳,狀貌猶鯨{左魚右亶}。
水獸不得從,仰面以手扳。
空虛走雷霆,雨電晦九川。
風師黑虎囊,面目昏塵煙。
翼從三神人,萬里朝天關。
我從大覺師,得此詭怪編。
畫者古閻子,于今三百年。
見者誰不愛,予者誠已難。
在我猶在子,此理寧非禪。
報之以好詞,何必畫在前。
題閻立本畫水官。宋代。蘇洵。 水官騎蒼龍,龍行欲上天。手攀時且住,浩若乘風船。不知幾何長,足尾猶在淵。下有二從臣,左右乘魚黿。矍鑠相顧視,風舉衣袂翻。女子侍君側,白頰垂雙鬟。手執雉尾扇,容如未開蓮。從者八九人,非鬼非戎蠻。出水未成列,先登揚旗旜。長刀擁旁牌,白羽注強拳。雖服甲與裳,狀貌猶鯨{左魚右亶}。水獸不得從,仰面以手扳。空虛走雷霆,雨電晦九川。風師黑虎囊,面目昏塵煙。翼從三神人,萬里朝天關。我從大覺師,得此詭怪編。畫者古閻子,于今三百年。見者誰不愛,予者誠已難。在我猶在子,此理寧非禪。報之以好詞,何必畫在前。
蘇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學家,與其子蘇軾、蘇轍合稱“三蘇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蘇洵長于散文,尤擅政論,議論明暢,筆勢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傳世。 ...
蘇洵。 蘇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學家,與其子蘇軾、蘇轍合稱“三蘇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蘇洵長于散文,尤擅政論,議論明暢,筆勢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傳世。
水調歌頭。清代。陸求可。 悶坐苦炎熱,何日起清涼。時時揮汗如雨,閉戶懶衣裳。總有浮瓜沉李,未得冰壺雪嶠,倦倒竹方床。欹枕看圖畫,竟日罷焚香。夢飛瀑,思露井,慕幽篁。漁歌嘹亮,不知何處浴滄浪。那得龍皮裁扇,去覓驪山下榻,一任日舒長。無奈紅塵近,心地若探湯。
重陽侍老人飲。宋代。陳文蔚。 九十慈親鬢發播,今年菊早去年花。一尊細說重陽事,似此清歡有幾家。
題喻彌陀接待院。宋代。釋寶曇。 作成寶缽梅花供,帶得金池蓮葉香。百億萬僧同一飽,彌陀接待勝諸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