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孤存白眼,骨朽任黃泉。不與今人合,空為后世憐。
文章還誤己,窮達竟歸天。遺藁知猶在,應容手自傳。
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 其三。宋代。畢仲游。 道孤存白眼,骨朽任黃泉。不與今人合,空為后世憐。文章還誤己,窮達竟歸天。遺藁知猶在,應容手自傳。
畢仲游,鄭州管城(今河南鄭州)人。宋宰相畢士安曾孫。初以父蔭補宗正寺太廟齋郎,熙寧三年與兄畢仲衍同舉進士。后又任集賢校理,權(quán)太常博士等。其歷仕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,為官機敏干練、清廉獨慎,頗有吏才。但因受黨爭牽連,仕途不坦,坎坷一生。與司馬光、蘇軾等多有交游,工于詩文,其文章精麗、雄偉博辯,議論時政切中時弊。著有《西臺集》五十卷,已佚,清四庫館臣據(jù)《永樂大典》輯為二十卷。 ...
畢仲游。 畢仲游,鄭州管城(今河南鄭州)人。宋宰相畢士安曾孫。初以父蔭補宗正寺太廟齋郎,熙寧三年與兄畢仲衍同舉進士。后又任集賢校理,權(quán)太常博士等。其歷仕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,為官機敏干練、清廉獨慎,頗有吏才。但因受黨爭牽連,仕途不坦,坎坷一生。與司馬光、蘇軾等多有交游,工于詩文,其文章精麗、雄偉博辯,議論時政切中時弊。著有《西臺集》五十卷,已佚,清四庫館臣據(jù)《永樂大典》輯為二十卷。
贈覺師。宋代。沈遼。 我昔乘興游荊溪,數(shù)訪道人溪水西。道人飄然舍我去,有如白云謝污泥。我來云間亦未久,惠然相顧攜枯藜。時人莫將老相識,解空第一須菩提。
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趙抃。 傾國鉛黃不假施,吳兵勍敵頓凌夷。苧羅石在千馀載,好事公今尚作詩。
扈從春際上陵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云間神闕九關開,樹杪仙輿萬乘來。霧雨蕭蕭陰輦路,松楸郁郁鎖城臺。摐金大樂空山應,裸玉崇儀列辟陪。聞道龍衣親負土,漢家原廟不勝哀。
菩薩蠻 其二。近現(xiàn)代。趙尊岳。 盈盈花霧侵簾軸。筠藍漸遣開金菽。夕照泛疏欞。雛蜂趲落英。幾回人倦倚。獨對蒼茫際。叫破一聲聲。長空歸雁鳴。
鄂州南樓書事四首。宋代。黃庭堅。 武昌參佐幕中畫,我亦來追六月涼。老子平生殊不淺,諸君少住對胡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