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骨巖居閩府教,江海兩封黃紙召。
孤云自南仍更東,阻覲堯蓂友廊廟。
講通時論毗曇經,一佛出世只為人。
凝師白傳有真契,鑿齒彌天必相值。
河漢滔滔渺涯涘,三反九折時游戲。
簦屩躋堂累千輩,鍧雷激電非思議。
毫忽微差失大千,同盡鴛鴻與螻蟻。
菩提一切皆具足,刮膜分光誠豈弟。
體味龍宮七佛書,盧老面目云何是。
余生流浪無明窟,回首塵塵非自己。
季咸鬼眼必見窺,和璞妙算應不遺。
大士知言善呵蔽,朝聞夕殞甘如飴。
疑蛇一祛病當愈,識路還家要有時。
金華士女涕泗流,胡為決往龍翔游。
是間雖住亦非住,奔軼常行祖師處。
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。宋代。蘇籀。 象骨巖居閩府教,江海兩封黃紙召。孤云自南仍更東,阻覲堯蓂友廊廟。講通時論毗曇經,一佛出世只為人。凝師白傳有真契,鑿齒彌天必相值。河漢滔滔渺涯涘,三反九折時游戲。簦屩躋堂累千輩,鍧雷激電非思議。毫忽微差失大千,同盡鴛鴻與螻蟻。菩提一切皆具足,刮膜分光誠豈弟。體味龍宮七佛書,盧老面目云何是。余生流浪無明窟,回首塵塵非自己。季咸鬼眼必見窺,和璞妙算應不遺。大士知言善呵蔽,朝聞夕殞甘如飴。疑蛇一祛病當愈,識路還家要有時。金華士女涕泗流,胡為決往龍翔游。是間雖住亦非住,奔軼常行祖師處。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蘇遲子。事親孝,僅十余歲,侍祖轍于潁昌九年,未嘗去側。以祖蔭官陜州儀曹,歷太府監丞、將作監丞。請祠歸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學見知于晁說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欒城遺言》、《雙溪集》。 ...
蘇籀。 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蘇遲子。事親孝,僅十余歲,侍祖轍于潁昌九年,未嘗去側。以祖蔭官陜州儀曹,歷太府監丞、將作監丞。請祠歸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學見知于晁說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欒城遺言》、《雙溪集》。
有懷婁克讓 其五。明代。朱誠泳。 會晤從來未可期,只憑詩句寫相思。春來驛使多西去,好把梅花寄一枝。
寄友人。元代。貢性之。 瘴雨蠻煙萬里馀,別來消息近何如。誰憐白發疏狂處,猶寫平安兩字書。
炮局雜詩 其五。。周作人。 一夜寒燈十首詩,若中作樂有誰知。而今木屋颼颼冷,正是無憂無慮時。
東蒙秋日。清代。程云。 九日易為風,凄其遠望同。碧山分雪白,黃葉變霜紅。客夢初聞雁,鄉心久憶菘。祇今將改歲,何以謝東蒙。
病請至三不得許在任調治既小愈作。。倪元璐。 乍似蛾穿出繭關,慚人絲錦索癡頑。不開后閤主投轄,幾失藏舟天賜環。多事角蹄占白黑,罪言肘手訴朱殷。拚將髀肉填鞍債,耐看朝回馬上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