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生行年將六十,不知何者為憂戚。富貴不驕貧賤安,以此存心度朝夕。
往年承乏佐中書,大官羊膳供堂食。只今賜老作編氓,衣食信天無固必。
陋巷簞瓢如素居,不管茅茨春雨濕。門前載酒求賦詩,錦軸牙簽日堆積。
在官不置負郭田,既老翻得稽古力。毀譽都忘月旦評,姓名不上春秋筆。
朝米不煩鄰僧送,暮米不煩太倉糴。我亦一飯不忘君,文人相輕所不及。
傷哉白首杜拾遺,入蜀還秦勞轍跡。文章蓋世亦何為,妻子相看百憂集。
讀杜拾遺百憂集行有感。宋代。劉辰翁。 余生行年將六十,不知何者為憂戚。富貴不驕貧賤安,以此存心度朝夕。往年承乏佐中書,大官羊膳供堂食。只今賜老作編氓,衣食信天無固必。陋巷簞瓢如素居,不管茅茨春雨濕。門前載酒求賦詩,錦軸牙簽日堆積。在官不置負郭田,既老翻得稽古力。毀譽都忘月旦評,姓名不上春秋筆。朝米不煩鄰僧送,暮米不煩太倉糴。我亦一飯不忘君,文人相輕所不及。傷哉白首杜拾遺,入蜀還秦勞轍跡。文章蓋世亦何為,妻子相看百憂集。
劉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會孟,別號須溪。廬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進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,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,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《須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藝文志》著錄為一百卷,已佚。 ...
劉辰翁。 劉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會孟,別號須溪。廬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進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,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,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《須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藝文志》著錄為一百卷,已佚。
舜廟。宋代。郭鳳。 云封舜冢杳難尋,徒取箾韶索九陰。學講執中恁古籍,道傳精一抱遺心。五臣山拱如班瑞,二女峰和似鼓琴。英爽不磨天地老,萬年悲淚植篁琳。
夏日即事。宋代。陳良貴。 青氈坐對此虛堂,惟有荷風過短墻。早起卻憐春已去,閒來自覺日偏長。綠迷隋苑顰楊柳,紅褪唐宮怨海棠。光景如流寒又燠,天時未定雨違旸。梅梢細聽瀟瀟雨,草色行吟淺淺塘。盡有蓬門堪問字,更無勝地可尋芳。詩從得句吟偏苦,鬢到中年覺漸蒼。贏得蕓編頻課子,官貧方免此身忙。
木犀花 其二。宋代。方一夔。 招隱誰招到碧巖,自嫌黃綬映青衫。月光童子分根柢,金粟如來混圣凡。勝賞莫辭空百盞,麗酬不記達千函。竦身便脫塵埃去,徑上清虛謝轡銜。
辛亥三月薄游臺灣主霧峰之萊園獻堂三兄屬題園中名勝得十二絕句 其三 考槃軒。清代。梁啟超。 久分生涯托澗薖,齏鹽送老意如何?奇情未合銷磨盡,風雨中宵一嘯歌。
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。元代。楊允孚。 北闕東風昨夜回,今朝瑞氣集蓬萊。日光未透香煙起,御道聲聲駝鼓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