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輿歌鳳溺沮耕,獨往何堪與世親。
投紱歸來眠北牖,高風自是葛天民。
陶淵明。宋代。李復。 接輿歌鳳溺沮耕,獨往何堪與世親。投紱歸來眠北牖,高風自是葛天民。
宋京兆府長安人,字履中,世稱潏水先生。神宗元豐二年進士。嘗師張載。喜言兵事,于書無所不讀,工詩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賢殿修撰。徽宗崇寧中,為熙河轉運使,以議邊事不合罷。金兵入關中,起知秦州,空城無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 ...
李復。 宋京兆府長安人,字履中,世稱潏水先生。神宗元豐二年進士。嘗師張載。喜言兵事,于書無所不讀,工詩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賢殿修撰。徽宗崇寧中,為熙河轉運使,以議邊事不合罷。金兵入關中,起知秦州,空城無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
秋暑登道風山應群諒浩斌之約也。。傅子馀。 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二子高步將誰同,四山歷歷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神之宮兮在何許,神之靈兮浩浩而無窮。入門陡覺殿宇崇,一亭軒敞懸洪鐘。一洞狹窄如樊籠,信由人力非天工。孤賞亦有槐與松,滌除炎熱生清風。我欲下山將何從。
園中賞梅。宋代。陸游。 行遍茫茫禹畫州,尋梅到處得閑游。春前春後百回醉,江北江南千里愁。未愛繁枝壓紗帽,最憐亂點糝貉裘。一寒可賀君知否,又得幽香數日留。
減字木蘭花 其二 壽隱士。兩漢。佚名。 一丘一壑。野鶴孤云隨處樂。篆帶紗巾。且與筠莊作主人。高山流水。指下風生千古意。壽慶年年。長在新秋六日前。
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。明代。楊慎。 楊林今日是昭關,白首拘留未得還。漁父浣紗渾不見,斷腸今古淚潺湲。
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。明代。何鞏道。 未得理歸棹,還棲江上樓。鐘疏遙隔水,寒淺尚疑秋。月色從今滿,江聲自古流。夜烏啼不住,知是宿城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