纖影傍妝臺,滴粉調新水。嫩護玉蔥芽,彈落銀箏淚。
嬌小十三年,不解愁滋味。昨夜小闌花,掐破蔥痕細。
生查子 其四 指甲。清代。程頌萬。 纖影傍妝臺,滴粉調新水。嫩護玉蔥芽,彈落銀箏淚。嬌小十三年,不解愁滋味。昨夜小闌花,掐破蔥痕細。
1865-1932年,字子大,一字鹿川,號十發居士。湖南寧鄉人。 清末民初人。少有文才,善應對 ,喜研詞章。雖勤奮好學,但屢試未第,對科舉制度遂無好感,而對時局新學甚為熱心,為張之洞、張百熙所倚重。曾充湖廣撫署文案。 ...
程頌萬。 1865-1932年,字子大,一字鹿川,號十發居士。湖南寧鄉人。 清末民初人。少有文才,善應對 ,喜研詞章。雖勤奮好學,但屢試未第,對科舉制度遂無好感,而對時局新學甚為熱心,為張之洞、張百熙所倚重。曾充湖廣撫署文案。
諸子將筑室以畫圖相示三首。宋代。蘇轍。 積因得果通三世,臨老長閑自一時。久爾觀心終未悟,偶然見道了無疑。南遷北返吾何病,片瓦尺椽天與期。自斷此生今已矣,世間何物更如斯。
贈覺師。宋代。沈遼。 我昔乘興游荊溪,數訪道人溪水西。道人飄然舍我去,有如白云謝污泥。我來云間亦未久,惠然相顧攜枯藜。時人莫將老相識,解空第一須菩提。
游南薰亭。明代。陳璉。 桂林名勝地,臺觀跡多陳。空馀南薰亭,屹立漓水濆。使君喜登臨,從游有嘉賓。拂石坐紫苔,援琴鼓南薰。神暢情所感,理契意爰臻。忽茲縱遐矚,躋攀極嶙峋。下瞰皇澤灣,流水碧沄沄。石洞深窈窕,清虛絕垢氛。昔賢有遺刻,半雜苔蘚紋。江山宛如故,韶音誰復聞。登臨稍畢景,感慨懷古人。早晚聽履聲,行當近星辰。
雨水過后作。。熊東遨。 昨夜馀寒斂,春開雨水門。露生芳草苑,人約板橋村。待雪前因失,尋梅舊跡存。孤燈坐侵曉,不覺上朝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