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聽阿干歌,阿干心獨苦。棘城西去白蘭山,茫茫隔今古。
阿干為弟言,馬傷君莫怒。弟言報阿干,連枝本同父。
阿干歌,悲無窮,阿干有子還思忠。登高山而望遠海,慨異國之朝宗。
阿干歌,歌自悼,阿干有孫還識孝。報讎不得留讎衣,縛草作讎兮射讎貌。
阿干歌,歌以風,此歌安得流寰中。君不見宋湘東與梁湘東。
阿干歌。清代。洪亮吉。 莫聽阿干歌,阿干心獨苦。棘城西去白蘭山,茫茫隔今古。阿干為弟言,馬傷君莫怒。弟言報阿干,連枝本同父。阿干歌,悲無窮,阿干有子還思忠。登高山而望遠海,慨異國之朝宗。阿干歌,歌自悼,阿干有孫還識孝。報讎不得留讎衣,縛草作讎兮射讎貌。阿干歌,歌以風,此歌安得流寰中。君不見宋湘東與梁湘東。
洪亮吉(1746~1809)清代經學家、文學家。初名蓮,又名禮吉,字君直,一字稚存,號北江,晚號更生居士。陽湖(今江蘇常州)人,籍貫安徽歙縣。乾隆五十五年科舉榜眼,授編修。嘉慶四年,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,極論時弊,免死戍伊犁。次年詔以“罪亮吉后,言事者日少”,釋還。居家十年而卒。文工駢體,與孔廣森并肩,學術長于輿地。洪亮吉論人口增長過速之害,實為近代人口學說之先驅。 ...
洪亮吉。 洪亮吉(1746~1809)清代經學家、文學家。初名蓮,又名禮吉,字君直,一字稚存,號北江,晚號更生居士。陽湖(今江蘇常州)人,籍貫安徽歙縣。乾隆五十五年科舉榜眼,授編修。嘉慶四年,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,極論時弊,免死戍伊犁。次年詔以“罪亮吉后,言事者日少”,釋還。居家十年而卒。文工駢體,與孔廣森并肩,學術長于輿地。洪亮吉論人口增長過速之害,實為近代人口學說之先驅。
竹洲諸侄孫小集永嘉蔣子高有詩次韻。宋代。戴復古。 美景能兼樂事難,愁來唯仗酒遮攔。昂藏病骨兼詩瘦,料峭春風帶臘寒。喬木尚疑前輩在,好花應笑老人看。忍拋明月先歸去,輸與諸郎徹夜歡。
赴昆山悼顧武祥。明代。皇甫汸。 東山辭滿日,北郭送歸年。駐馬旌方舉,鳴笳座已遷。傷心宿草地,灑涕菊花天。賴有徐卿子,寧云似舅賢。
題深省庵。宋代。蒲壽宬。 結草為庵寄一枝,鐘魚聊復事清規。野蔬入供無人識,古柏為香有佛知。頻去飲泉非為渴,偶來坐石忽忘饑。常談且接頭陀伴,欲說上乘空費辭。
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。宋代。周必大。 少年日醉郁孤臺,鼎立三禪屢往來。豪氣雖存誰復識,形容變盡鬢皚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