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游伍胥渡,暮投杜主祠。綠蕪高犢背,紅雨瘦花枝。
夾道鳴腰鼓,輕舟飐彩旗。蹇驢寒服客,未許看腰肢。
游淥渚。宋代。方一夔。 朝游伍胥渡,暮投杜主祠。綠蕪高犢背,紅雨瘦花枝。夾道鳴腰鼓,輕舟飐彩旗。蹇驢寒服客,未許看腰肢。
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,一名夔,字時佐,自號知非子。方逢辰孫。以薦領(lǐng)教郡庠,未幾退,隱富山,授徒講學,學者稱為富山先生。有《富山遺稿》。 ...
方一夔。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,一名夔,字時佐,自號知非子。方逢辰孫。以薦領(lǐng)教郡庠,未幾退,隱富山,授徒講學,學者稱為富山先生。有《富山遺稿》。
諸子將筑室以畫圖相示三首。宋代。蘇轍。 積因得果通三世,臨老長閑自一時。久爾觀心終未悟,偶然見道了無疑。南遷北返吾何病,片瓦尺椽天與期。自斷此生今已矣,世間何物更如斯。
廣州竹枝辭 其五。。何絳。 坡山渡口春草齊,番山謝豹山中啼。可憐一夜瀟瀟雨,猶向東風憶蜀西。
送劉侍御歸臺 其三。明代。李攀龍。 蘭臺使者出長安,風俗三齊攬轡看。今日殿中玄武仗,須君柱后惠文冠。彈章氣借山河壯,執(zhí)法秋臨節(jié)鉞寒。儻值東封陪扈從,舊游偏奉六龍歡。
以臺柑寄漫塘報以詩用韻謝之。宋代。王遂。 屈平作頌獨稱渠,曾此西山立丑懦。君子得輿知有待,高林碩果未嘗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