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行弋陽道,山石多異狀。嵌空露鐘窾,屹立儼圭鬯。
沿洄百數里,璆鐵森相向。最奇象巖下,仙館占丹嶂。
舍棹遵微行,松篁插云上。開門看青壁,左右挾高閌。
飛雨灑面來,輕飆入檐飏。道人出迎客,牖戶坐南向。
延登升仙臺,境肅神滋王。不知日車側,但覺天宇曠。
我生名山游,正費屐幾兩。采真喜初遇,戀勝期屢訪。
布帆催夕舉,未敢恨飄蕩。水深彭蠡湖,兩眸更東望。
晚泊貴溪游象山昭真觀。元代。柳貫。 舟行弋陽道,山石多異狀。嵌空露鐘窾,屹立儼圭鬯。沿洄百數里,璆鐵森相向。最奇象巖下,仙館占丹嶂。舍棹遵微行,松篁插云上。開門看青壁,左右挾高閌。飛雨灑面來,輕飆入檐飏。道人出迎客,牖戶坐南向。延登升仙臺,境肅神滋王。不知日車側,但覺天宇曠。我生名山游,正費屐幾兩。采真喜初遇,戀勝期屢訪。布帆催夕舉,未敢恨飄蕩。水深彭蠡湖,兩眸更東望。
柳貫(1270年8月18日—1342年12月7日),字道傳,婺州浦江人,元代著名文學家、詩人、哲學家、教育家、書畫家。博學多通,為文沉郁春容,工于書法,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,經史、百氏、數術、方技、釋道之書,無不貫通。官至翰林待制,兼國史院編修,與元代散文家虞集、揭傒斯、黃溍并稱“儒林四杰”。 ...
柳貫。 柳貫(1270年8月18日—1342年12月7日),字道傳,婺州浦江人,元代著名文學家、詩人、哲學家、教育家、書畫家。博學多通,為文沉郁春容,工于書法,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,經史、百氏、數術、方技、釋道之書,無不貫通。官至翰林待制,兼國史院編修,與元代散文家虞集、揭傒斯、黃溍并稱“儒林四杰”。
次韻昌甫所寄 其三。宋代。韓淲。 催景陰陽長短宵,天回星紀又玄枵。霜寒草野真無惡,雨濕禾場正不聊。薄晚固宜山色遠,經冬猶未水痕銷。私家一飽官何恤,寂寂閒中歲月飄。
浣溪紗 連晝蒙霾高臥無緒,素友快遞蟹笥,地址有誤幾未果收,仍倚前調。。幻廬。 漠漠重霾閟曉陰,凝弦恁會子期心。為迷三徑一時尋。濡沫潮橫思可聽,剔黃月滿慰初噙。潛移清寂午將深。
過韓氏莊登小閣 其二。宋代。釋道潛。 玉秀蘭芬好弟昆,時來挾冊視田園。囷場古木千章合,彷佛秦人避世村。
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。元代。方回。 今年五月梅,晝夜雨不止。及茲七八月,一旱乃如此。古言了無驗,社公飲舊水。豈其世俗移,難復論常理。里門分內竟,誰記戊與己。詰朝始霡霂,漸作霈然喜。破靴行荒園,沙泥濡足指。蕉扇戴頭歸,聲類釣蓬底。有田谷不登,無田吾何恥。荷鋤蒔蔬者,告謂土潤咫。芙蓉一二開,紅蓼亂紛委。木落樓閣出,風物甚清美。偶茲樽酒具,小醉亦可爾。土木愚頑姿,頹然隱吟幾。天地萬古悠,微躲一稊蟻。區區曷足云,后當知此士。
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。宋代。晁補之。 斗雞擊劍鄴王臺,萬古英雄死不埋。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螢白首亦常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