觚棱掛曉日,浮鹢違都城。
今代朱伯厚,勇去投簪纓。
津津眉睫間,不見離別情。
問之何能爾,內重外物輕。
聲利誘一世,漏盡猶夜行。
豈不厭逐逐,無由息營營。
若人著眼高,不受世網纓。
奮身許國久,艱險亦飽更。
乘傳上蠶叢,擁旄到龍廷。
中朝豹尾班,詎可欠老成。
一旦念丘園,拂衣即遐征。
君相雖貪賢,欲留終不能。
班以內閣奧,秩之閒館清。
皖山插天翠,淮水到海平。
婆娑山水間,可筑半隱亭。
雞豚入新社,鷗鷺尋舊盟。
收身謝危機,至此全修名。
嗟我為糊口,偃蹇侵頹齡。
仰羨冥鴻高,俯慚曉猿驚。
青山不負約,行矣謀歸耕。
送朱大卿歸龍舒。宋代。王炎。 觚棱掛曉日,浮鹢違都城。今代朱伯厚,勇去投簪纓。津津眉睫間,不見離別情。問之何能爾,內重外物輕。聲利誘一世,漏盡猶夜行。豈不厭逐逐,無由息營營。若人著眼高,不受世網纓。奮身許國久,艱險亦飽更。乘傳上蠶叢,擁旄到龍廷。中朝豹尾班,詎可欠老成。一旦念丘園,拂衣即遐征。君相雖貪賢,欲留終不能。班以內閣奧,秩之閒館清。皖山插天翠,淮水到海平。婆娑山水間,可筑半隱亭。雞豚入新社,鷗鷺尋舊盟。收身謝危機,至此全修名。嗟我為糊口,偃蹇侵頹齡。仰羨冥鴻高,俯慚曉猿驚。青山不負約,行矣謀歸耕。
王炎(1137——1218)字晦叔,一字晦仲,號雙溪,婺源(今屬江西)人。一生著述甚富,有《讀易筆記》、《尚書小傳》、《禮記解》、《論 語解》、《孝圣解》、《老子解》、《春秋衍義》、《象數稽疑》、《禹貢辨》等,《全宋詞》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。事跡見胡升《王大監傳》(《新安文獻志》卷六九)、 《宋史翼》卷二四,參《南宋館閣續 錄》卷八、九。 ...
王炎。 王炎(1137——1218)字晦叔,一字晦仲,號雙溪,婺源(今屬江西)人。一生著述甚富,有《讀易筆記》、《尚書小傳》、《禮記解》、《論 語解》、《孝圣解》、《老子解》、《春秋衍義》、《象數稽疑》、《禹貢辨》等,《全宋詞》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。事跡見胡升《王大監傳》(《新安文獻志》卷六九)、 《宋史翼》卷二四,參《南宋館閣續 錄》卷八、九。
春暮有懷李孟璿。。李進(孟昭)。 暖云無力度鄰墻,風裊游絲拂地長。深院獨眠淹病酒,袷羅初試淺熏香。新巢燕子來如約,未謝梨花待洗妝。綠草滿池春欲去,幾隨詩夢到君傍。
過故洛陽城。宋代。司馬光。 四合連山繚繞青,三川滉漾素波明。春風不識興亡意,草色年年滿故城。
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。明代。羅萬杰。 露下空山客袂涼,殘荷新菊疊衰榮。池邊宿鳥翻林影,竹里流泉雜磬聲。是夕逢秋偏澹滟,何人對月不凄清。香甌茗碗共深坐,一室蕭然稱野情。
城南林園避暑示道友。宋代。張方平。 不必山林遠,且離朝市喧。前軒好風月,高客共琴樽。在所同浮世,何須憶故園。八瓊還返事,聊更話根源。
蘆溝曉月圖。元代。陳高。 蘆溝橋西車馬多,山頭白日照清波。氈廬亦有江南婦,愁聽金人出塞歌。
臨江仙 懷辰州教授趙學舟。宋代。張炎。 一點白鷗何處去,半江潮落沙虛。淡黃柳上月痕初。遐觀情悄悄,凝想步徐徐。每一相思千里夢,十年有此相疏。休休寄雁問何如。如何休寄雁,難寫絕交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