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陌塵如霧,北窗清有余。
雖無彭澤柳,已富鄴侯書。
書永禽音緩,門間馬跡疏。
悠然即高枕,嘉興擬湓廬。
留題無咎臥陶軒。宋代。孔武仲。 南陌塵如霧,北窗清有余。雖無彭澤柳,已富鄴侯書。書永禽音緩,門間馬跡疏。悠然即高枕,嘉興擬湓廬。
(1041—1097)宋臨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進士。哲宗元祐初,歷秘書省正字、集賢校理、國子司業。四年,為著作郎,論科舉之弊,詆王安石《三經新義》,請復詩賦取士,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。拜中書舍人,直學士院。八年,擢給事中,遷禮部侍郎,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黨奪職,居池州卒。與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,時號三孔。有《詩書論語說》、《金華講義》、《芍藥譜》、《內外制》、《雜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編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 ...
孔武仲。 (1041—1097)宋臨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進士。哲宗元祐初,歷秘書省正字、集賢校理、國子司業。四年,為著作郎,論科舉之弊,詆王安石《三經新義》,請復詩賦取士,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。拜中書舍人,直學士院。八年,擢給事中,遷禮部侍郎,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黨奪職,居池州卒。與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,時號三孔。有《詩書論語說》、《金華講義》、《芍藥譜》、《內外制》、《雜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編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
酷暑終轉陰涼喜而歌。。崔榮江。 炙灼錐千孔,淋淋汗若漿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違久瀺灂水,相逢只夢鄉。蒸床身烙餅,葦席洼盛湯。涼首欣髡發,清身欲褪裳。著紗猶覺厚,剪袖總嫌長。轉似鍋臺蟻,煎烤惹惶惶。念及田桑者,縱橫坼舊創。黍青乏浸潤,蔫卷頓成黃。夏殤青半畝,秋減百斤糧。使憶經荒歲,怛憂斷客腸,莫添餓殍骨,累累漫松岡。幸甚風聲起,密云蔭野荒,重帷堪蔽日,倏忽有旻涼。有待甘霖至,適情滋莽蒼。煬煬終得熄,天地秉如常。
東風解凍省試。唐代。徐夤。 暖氣飄蘋末,凍痕銷水中。扇冰初覺泮,吹海旋成空。入律三春照,朝宗萬里通。岸分天影闊,色照日光融。波起輕搖綠,鱗游乍躍紅。殷勤排弱羽,飛翥趁和風。
與國賢良夜歌二首 其一。唐代。張柬之。 柳臺臨新堰,樓堞相重復。窈窕鳳皇姝,傾城復傾國。
寄檢法奉議。宋代。彭汝礪。 長春月月與玫瑰,煩近萱堂仔細栽。卻語花開無造次,老親寒食以前來。
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。清代。吳詢。 落日秋江清,潮寒散空碧。江水去悠悠,此夕孤舟客。遙遙湖上山,粼粼沙中石。余霞斂復晴,昏煙淡將夕。天末懷夫君,相思千里隔。秋雁啼涼風,凄凄葦花白。
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。元代。方回。 樓南紅氣滿霜天,新霽湖山曉色妍。七日喜逢長至日,百年慚到古稀年。故園卷餅思新菜,凍井澆梅出暖泉。誰信少陵夔府后,肯吟六琯五紋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