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之日嗟可憂,群山積雨漫溪流。行人兩兩相負過,雖有橋梁如拍浮。
南歸童仆皆賈勇,闊步豈顧川無舟。狂瀾更與人爭力,一跌性命甘長休。
乘險徼幸乃無患,作客如此真何求。今日之日卻優游,青天掛幕陰霾收。
朝陽透射鳥烏樂,宿潦平帖蛟龍愁。新花芳草色鮮瑩,時而殷紅垂石榴。
風景清曠亦可嘉,旅衣酸寒馬足羞。岡原漸高沮洳少,此行應快無遲留。
昨日之日行。宋代。孔武仲。 昨日之日嗟可憂,群山積雨漫溪流。行人兩兩相負過,雖有橋梁如拍浮。南歸童仆皆賈勇,闊步豈顧川無舟。狂瀾更與人爭力,一跌性命甘長休。乘險徼幸乃無患,作客如此真何求。今日之日卻優游,青天掛幕陰霾收。朝陽透射鳥烏樂,宿潦平帖蛟龍愁。新花芳草色鮮瑩,時而殷紅垂石榴。風景清曠亦可嘉,旅衣酸寒馬足羞。岡原漸高沮洳少,此行應快無遲留。
(1041—1097)宋臨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進士。哲宗元祐初,歷秘書省正字、集賢校理、國子司業。四年,為著作郎,論科舉之弊,詆王安石《三經新義》,請復詩賦取士,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。拜中書舍人,直學士院。八年,擢給事中,遷禮部侍郎,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黨奪職,居池州卒。與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,時號三孔。有《詩書論語說》、《金華講義》、《芍藥譜》、《內外制》、《雜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編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 ...
孔武仲。 (1041—1097)宋臨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進士。哲宗元祐初,歷秘書省正字、集賢校理、國子司業。四年,為著作郎,論科舉之弊,詆王安石《三經新義》,請復詩賦取士,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。拜中書舍人,直學士院。八年,擢給事中,遷禮部侍郎,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黨奪職,居池州卒。與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,時號三孔。有《詩書論語說》、《金華講義》、《芍藥譜》、《內外制》、《雜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編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
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。元代。方回。 已學故學天隱說,多因誤剃鏡中頭。戲拈當日顏良案,兩足何堪踏兩舟。
偈四首 其四。宋代。釋曇賁。 濃將紅粉傅了面,滿把真珠蓋卻頭。不識佳人真面目,空教人唱小涼州。
應天長·石城花落江樓雨。五代。馮延巳。 石城花落江樓雨,云隔長洲蘭芷暮。芳草岸,各煙霧,誰在綠楊深處住?舊游時事故,歲晚離人何處?杳杳蘭舟西去,魂歸巫峽路。
權知吉州九日感賦。清代。張聯箕。 空庭惟落葉,閉戶見秋山。雉堞連云暗,溪流抱郭灣。白衣人寂寞,黃菊色斑斕。徒有{罒羊}門役,登登版筑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