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風駕雪霜,吾轎頗溫燠。
白日暖郊原,吾馬快馳逐。
二者皆得用,翩如兩黃鵠。
馬驕倦提策,橋狹厭攣束。
何以救斯弊,奔馳有吾足。
副之兩革靴,隨以一筇竹。
鳧趨上高岡,虎步出平陸。
折花得低枝,照影臨深谷。
道逢田間叟,時訪以耕牧。
北音稍入耳,俚語俄滿腹。
行行及前堆,小汗已脈沐。
芳草可為茵,吾眠不須褥。
人生忌太佚,終歲居華屋。
醉飽耳目昏,軟暖筋骸縮。
今吾異于此,千里干微祿。
朝隨麏麞騁,夜侶鴻雁宿。
戶樞勞乃久,金礦緞方熟。
聊歌以自娛,不作楊朱哭。
舍轎馬而步。宋代。孔武仲。 嚴風駕雪霜,吾轎頗溫燠。白日暖郊原,吾馬快馳逐。二者皆得用,翩如兩黃鵠。馬驕倦提策,橋狹厭攣束。何以救斯弊,奔馳有吾足。副之兩革靴,隨以一筇竹。鳧趨上高岡,虎步出平陸。折花得低枝,照影臨深谷。道逢田間叟,時訪以耕牧。北音稍入耳,俚語俄滿腹。行行及前堆,小汗已脈沐。芳草可為茵,吾眠不須褥。人生忌太佚,終歲居華屋。醉飽耳目昏,軟暖筋骸縮。今吾異于此,千里干微祿。朝隨麏麞騁,夜侶鴻雁宿。戶樞勞乃久,金礦緞方熟。聊歌以自娛,不作楊朱哭。
(1041—1097)宋臨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進士。哲宗元祐初,歷秘書省正字、集賢校理、國子司業。四年,為著作郎,論科舉之弊,詆王安石《三經新義》,請復詩賦取士,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。拜中書舍人,直學士院。八年,擢給事中,遷禮部侍郎,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黨奪職,居池州卒。與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,時號三孔。有《詩書論語說》、《金華講義》、《芍藥譜》、《內外制》、《雜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編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 ...
孔武仲。 (1041—1097)宋臨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進士。哲宗元祐初,歷秘書省正字、集賢校理、國子司業。四年,為著作郎,論科舉之弊,詆王安石《三經新義》,請復詩賦取士,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。拜中書舍人,直學士院。八年,擢給事中,遷禮部侍郎,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黨奪職,居池州卒。與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,時號三孔。有《詩書論語說》、《金華講義》、《芍藥譜》、《內外制》、《雜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編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
與勻道人蔬飯作兩絕句 其一。宋代。朱松。 道人一計了平生,肯笑寒儒不糝羹。若識先生晚食肉,萬錢何處著膻腥。
豐湖 其三。明代。陳子升。 長堤猶憶直如弦,學士蒙恩剩賜錢。窺月似分橋廿四,徙溟誰擊水三千。清塵漠漠銀魚影,碧草深深石馬煙。已覺春風懸荔顆,攀枝全借燭龍然。
送方彥卿南歸用蘇東坡送李方叔韻 其三。明代。祁順。 平生養親知愛日,片心純孝誰能識。別來三載又言旋,思向高堂奉顏色。古言親在不遠游,侍養有違人子責。我懷圣善未許歸,寸草難報三春德。送行迢遞指粵川,白云飛度青山前。憑君遠寄殷勤意,為謝萱闈鶴發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