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正遭中微,冠屨紛倒置。四壁皆楚歌,獯鬻何兇熾。
萬命墮荊棘,身與豺狼值。攢眼刺荼毒,地無隙可避。
君子餓欲死,為時所唾詈。白晝行夢中,更相問憔悴。
我蟄茅茨下,有生痛自愧。寒燈吊老影,惻惻不遑寐。
憂抑并填膺,反覆論此事。嗣君尚幼沖,厲階誰所致。
權奸弄破國,珠玉亂走地。曾謂頃刻間,一蹶失神器。
風沙犯天顏,生死一葉寄。勢去若瓦解,哀告不可譬。
太廟櫪胡馬,太學巢胡吏。殿閣奏秋涼,群群走魈魅。
凄風吹宮花,春不肯明媚。哀笛破深愁,滿目新亭淚。
我朝圣明君,一一皆善治。涵育三百年,豈無忠義士。
我讀我父書,頗曾識大義。無以死恐我,死亦心不二。
殘生齧膽檗,氣怒頻裂眥。或時坐如死,突眼噤相視。
先王澤未泯,中興斷可冀。仰呼吁不平,挺身攄大志。
四方皆風動,德化成漸被。春秋生殺權,華夷有定位。
后有董狐筆,當嚴于載記。爰以明人倫,永使勿顛墜。
勵志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鄭思肖。 炎正遭中微,冠屨紛倒置。四壁皆楚歌,獯鬻何兇熾。萬命墮荊棘,身與豺狼值。攢眼刺荼毒,地無隙可避。君子餓欲死,為時所唾詈。白晝行夢中,更相問憔悴。我蟄茅茨下,有生痛自愧。寒燈吊老影,惻惻不遑寐。憂抑并填膺,反覆論此事。嗣君尚幼沖,厲階誰所致。權奸弄破國,珠玉亂走地。曾謂頃刻間,一蹶失神器。風沙犯天顏,生死一葉寄。勢去若瓦解,哀告不可譬。太廟櫪胡馬,太學巢胡吏。殿閣奏秋涼,群群走魈魅。凄風吹宮花,春不肯明媚。哀笛破深愁,滿目新亭淚。我朝圣明君,一一皆善治。涵育三百年,豈無忠義士。我讀我父書,頗曾識大義。無以死恐我,死亦心不二。殘生齧膽檗,氣怒頻裂眥。或時坐如死,突眼噤相視。先王澤未泯,中興斷可冀。仰呼吁不平,挺身攄大志。四方皆風動,德化成漸被。春秋生殺權,華夷有定位。后有董狐筆,當嚴于載記。爰以明人倫,永使勿顛墜。
鄭思肖(1241~1318)宋末詩人、畫家,連江(今屬福建)人。原名不詳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。字憶翁,表示不忘故國;號所南,日常坐臥,要向南背北。亦自稱菊山后人、景定詩人、三外野人、三外老夫等。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。元軍南侵時,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,未被采納。后客居吳下,寄食報國寺。鄭思肖擅長作墨蘭,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。有詩集《心史》、《鄭所南先生文集》、《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》等。 ...
鄭思肖。 鄭思肖(1241~1318)宋末詩人、畫家,連江(今屬福建)人。原名不詳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。字憶翁,表示不忘故國;號所南,日常坐臥,要向南背北。亦自稱菊山后人、景定詩人、三外野人、三外老夫等。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。元軍南侵時,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,未被采納。后客居吳下,寄食報國寺。鄭思肖擅長作墨蘭,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。有詩集《心史》、《鄭所南先生文集》、《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》等。
題遺直軒。宋代。余淳禮。 二蘇翰墨仙,同謫百蠻里。時有田舍翁,結茅住行李。爾來三十年,聞名輒掩耳。天定能勝入,稍復蒙料理。公卿尋斷編,臺隸藏敝屣。敗屋亦見修,變故乃如此。開軒畫遺像,凜凜有生氣。卻恨封德彝,不見盛時死。兄弟對床眠,此意孤一世。騎鯨儻相逢,笑人真好事。
畫梅為章次公成之題四首 其一。。曹家達。 鶴唳四山應,花開月有棱。朔風殘臘鼓,微雪上元燈。沙磧晨逾靜,煙光夜不凝。待招仙子下,遠在最高層。
次前韻將歸隱黃山。元代。方回。 我家黃山百里遠,兩峰插天翠如剪。歸心久落故溪云,柁轉不由船不轉。采茶斸藥呼鄰翁,藉草地寬何不容。挾兔園冊教兒童,菜飽無異祿萬鐘。底須太史占星聚,世人尋覓無知處。海內故人脫相思,江東渭北空云樹。
賦范司馬嘉蓮作。清代。柳是。 風流不墜莫愁城,司馬池臺勝已并。只覺花蓬連理好,盡緣人重合歡名。雙凌芍藥階前艷,并照莢蓉幕里清。從此三生懷淥水,年年開發倍含情。
訪顧朗生不遇。明代。皇甫汸。 為訪山居勝,門前一水分。寧知牽世網,未果謝人群。滿徑翳秋草,虛窗閒白云。非關乘雪興,了恨未逢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