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兀高樓落照間,此身迥出俯人寰。客心不逐年華老,詩興何曾月夜閑。
峽水流歸天際海,淮云飛度浙中山。杜鵑啼后歸舟發,只有春愁滿載還。
懷歸。宋代。鄭思肖。 突兀高樓落照間,此身迥出俯人寰。客心不逐年華老,詩興何曾月夜閑。峽水流歸天際海,淮云飛度浙中山。杜鵑啼后歸舟發,只有春愁滿載還。
鄭思肖(1241~1318)宋末詩人、畫家,連江(今屬福建)人。原名不詳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。字憶翁,表示不忘故國;號所南,日常坐臥,要向南背北。亦自稱菊山后人、景定詩人、三外野人、三外老夫等。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。元軍南侵時,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,未被采納。后客居吳下,寄食報國寺。鄭思肖擅長作墨蘭,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。有詩集《心史》、《鄭所南先生文集》、《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》等。 ...
鄭思肖。 鄭思肖(1241~1318)宋末詩人、畫家,連江(今屬福建)人。原名不詳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。字憶翁,表示不忘故國;號所南,日常坐臥,要向南背北。亦自稱菊山后人、景定詩人、三外野人、三外老夫等。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。元軍南侵時,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,未被采納。后客居吳下,寄食報國寺。鄭思肖擅長作墨蘭,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。有詩集《心史》、《鄭所南先生文集》、《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》等。
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四。宋代。張耒。 小兒喜學書,滿紙如涂鴉。老婦寒不績,當戶理琵琶。樽中有神物,快瀉如流霞。三杯任兀兀,凍臉生春華。
滕縣。明代。楊起元。 疇昔之京國,荒涼見茲縣。今我復斯來,甫田昔為佃。頗聞長官仁,招集得民便。麥秀匝四野,牛羊勿履踐。但愿風雨時,民獲飽粱面。前日江淮行,稍聞趙代甸。連年苦旱魃,黔首盡離散。不覺投匕箸,豈復顧廚饌。茲土景物舒,舉目皆可忭。天人本相待,有備故無患。彼豈無父母,夫何罹此變。無乃期會繁,反令慈惠殄。征夫徒駪駪,憂喜付聞見。
題光澤卷三首 其二 紅梅圖。明代。黃衷。 梁園無此種,上苑幾年移。獨抱冰霜骨,休誇粉膩姿。春風吹蕊蒂,絳雪綴繁枝。寫向王孫贈,能深玉葉思。
下彭城而南微雨即事。明代。王世貞。 稍盡彭城山,悠然見清淮。微雨雖沾衣,能令山色佳。出沒前后旌,浮云時與偕。濁酒兩三行,聊以佐歸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