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生絕藝兩弦彈,穆護沙詞不等閒。莫怪曲終雙淚落,數聲全似古《陽關》。
杜生絕藝。金朝。元好問。 杜生絕藝兩弦彈,穆護沙詞不等閒。莫怪曲終雙淚落,數聲全似古《陽關》。
元好問,字裕之,號遺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,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;七歲能詩,十四歲從學郝天挺,六載而業成;興定五年(1221)進士,不就選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學宏詞科,授儒林郎,充國史院編修,歷鎮平、南陽、內鄉縣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詔入都,除尚書省掾、左司都事,轉員外郎;金亡不仕,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;工詩文,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;詩詞風格沉郁,并多傷時感事之作。其《論詩》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;作有《遺山集》又名《遺山先生文集》,編有《中州集》。 ...
元好問。 元好問,字裕之,號遺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,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;七歲能詩,十四歲從學郝天挺,六載而業成;興定五年(1221)進士,不就選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學宏詞科,授儒林郎,充國史院編修,歷鎮平、南陽、內鄉縣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詔入都,除尚書省掾、左司都事,轉員外郎;金亡不仕,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;工詩文,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;詩詞風格沉郁,并多傷時感事之作。其《論詩》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;作有《遺山集》又名《遺山先生文集》,編有《中州集》。
眾口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結繩時遠,眾口喁噞。載聲于腕,墨深管铦。陷文不顧,甘諛樂疢,諱疾忘砭。誰能響邇,或恐揚燖。宜彼金人,銘背三緘。
過韓氏莊登小閣 其二。宋代。釋道潛。 玉秀蘭芬好弟昆,時來挾冊視田園。囷場古木千章合,彷佛秦人避世村。
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。唐代。劉禹錫。 金貂曉出鳳池頭,玉節前臨南雍州。暫輟洪爐觀劍戟,還將大筆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韻,山水途中入勝游。峴首風煙看未足,便應重拜富民侯。
江南曲。明代。袁凱。 江南好,流水中有鯉魚與雁鳧。汝出取魚與雁鳧,養我堂上姑。姑今年老,鳴聲嗚嗚。聲嗚嗚,良可哀。生而不能養,死當何時回?死而不回,嗚嗚良可哀。
甘州遍 其四。清代。毛奇齡。 秋風起,展轉事長征。出邊城。彎弧鵲角,佩刀犀首,趫趫斥突愿擒生。收敕勒,捲镵槍。夜涼頻擊刁斗,空磧答遙聲。轉戰苦,車騎未成名。塞魂驚。琵琶孤冢,春草日青青。
柳塘八景為王田之題 其三 叢桂夜讀。明代。張天賦。 桂影婆娑散九垓,丁當鐘鼓轉樓臺。書聲透入周公夢,似領周公教誨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