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絡中原東北去,吳通上國古今奇。五千里外只如此,數(shù)百年來幸見之。
吊望諸墳吾有淚,擊漸離筑世無知。西山綿亙?nèi)P險,日日氈車鐵馬馳。
燕城。元代。吳澄。 燕絡中原東北去,吳通上國古今奇。五千里外只如此,數(shù)百年來幸見之。吊望諸墳吾有淚,擊漸離筑世無知。西山綿亙?nèi)P險,日日氈車鐵馬馳。
吳澄,字幼清,晚字伯清,學者稱草廬先生,撫州崇仁(今江西崇仁縣)人。平生著作有《吳文正集》100卷、《易纂言》10卷、《禮記纂言》36卷、《易纂言外翼》8卷、《書纂言》4卷、《儀禮逸經(jīng)傳》2卷、《春秋纂言》12卷、《孝經(jīng)定本》1卷、《道德真經(jīng)注》4卷等并行于世。吳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他與當世經(jīng)學大師許衡齊名,并稱為“北許南吳”,以其畢生精力為元朝儒學的傳播和發(fā)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 ...
吳澄。 吳澄,字幼清,晚字伯清,學者稱草廬先生,撫州崇仁(今江西崇仁縣)人。平生著作有《吳文正集》100卷、《易纂言》10卷、《禮記纂言》36卷、《易纂言外翼》8卷、《書纂言》4卷、《儀禮逸經(jīng)傳》2卷、《春秋纂言》12卷、《孝經(jīng)定本》1卷、《道德真經(jīng)注》4卷等并行于世。吳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他與當世經(jīng)學大師許衡齊名,并稱為“北許南吳”,以其畢生精力為元朝儒學的傳播和發(fā)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門前有垂楊。明代。沈周。 門前有垂楊,枝葉何靡靡。飄花欲及地,忽復因風起。搖蕩少婦心,天涯念游子。愁多肌肉消,不敢臨流水。
伯友夜半酒醒戲舉一首。。劉崧。 對酒不能飲,高人方醉眠。衣裳侵石冷,冠幘掛云偏。地迥星聯(lián)戶,風澄露滿天。冥冥清夜過,驚起問初筵。
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。宋代。文同。 青春已破六十日,正好共攜歌管游。鶯花有意欲惱亂,風雨何事相淹留。南園彩棚映綠樹,西湖畫舫臨清流。幾時云陰得斂霽,愿把一樽相獻酬。
集義齋。魏晉。張載。 小齋新創(chuàng)得新名,大筆標題字勢輕。養(yǎng)勇所期戾孟子,動心那肯詫齊卿。川流有本源源聽,月入容光處處明。此道幾人能仿佛,浪言徒遣俗儒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