徂徠之山山有靈,四時秀氣陰冥冥。中產古松高百尺,頭角怪異非凡形。
逢時開花吐香雪,一寸堅心一方鐵。嚴霜烈日不改顏,風雨惟聞聲激切。
夢中肯上丁公腹,浪游之封徒自辱。養成良藥在深根,要與蒼生濟煢獨。
平生知己獨此君,此君乃是虛心人。直節略施何晏粉,清標不污元規塵。
般倕伶倫俱未來,相逢盡說非良材。誰知老天有深意,暗施雨露加滋培。
一朝使者軺車動,有司取赴明廷貢。自緣生長草萊中,不是朝家遲爾用。
松竹篇。明代。鄭文康。 徂徠之山山有靈,四時秀氣陰冥冥。中產古松高百尺,頭角怪異非凡形。逢時開花吐香雪,一寸堅心一方鐵。嚴霜烈日不改顏,風雨惟聞聲激切。夢中肯上丁公腹,浪游之封徒自辱。養成良藥在深根,要與蒼生濟煢獨。平生知己獨此君,此君乃是虛心人。直節略施何晏粉,清標不污元規塵。般倕伶倫俱未來,相逢盡說非良材。誰知老天有深意,暗施雨露加滋培。一朝使者軺車動,有司取赴明廷貢。自緣生長草萊中,不是朝家遲爾用。
(1413—1465)蘇州府昆山人,字時乂,號介庵。正統十三年進士。觀政大理寺,尋因疾歸。父母相繼亡故后,絕意仕進,專心經史。好為詩文。有《平橋集》。 ...
鄭文康。 (1413—1465)蘇州府昆山人,字時乂,號介庵。正統十三年進士。觀政大理寺,尋因疾歸。父母相繼亡故后,絕意仕進,專心經史。好為詩文。有《平橋集》。
上曹大夫。宋代。鄭俠。 客從南英到揭陽,十有五年困長道。囊資空竭奴仆愁,氣象塵埃顏貌老。天矜窮悴幸有緣,太守曹公看客好。孤舟薄艤即趨門,一笑相迎見懷抱。道途險易人佚勞,俄頃咨詢無不到。旌軒雍容屈臨顧,袖出緘封相燕勞。舍舟東溪宅西湖,西湖風光畫不如。是日佳筵在連理,賓從翕集何舒徐。大斗所酌真醍醐,珍肴畢果瓊瑤鋪。巨觴瀲滟巡數勸,惟恐不醉非賓娛。別有芙蕖對芳席,五干十花圖在壁。萬龍齊干玉森森,回看華軒籠翠碧。熙熙臺上柳青青,眾樂亭前松植植。爾乃盤桓四十日,尊罍時殿情無斁。不知海內為主人,幾人似公真好客。觀公政治誠有倫,合居廟廟居海濱。子厚在柳南蠻欣,文翁在蜀西鄙馴。天心帝意誠念遠,故為遠俗迂良臣。愿公不日居陶鈞,大開東閣羅冠紳,烹庖鼉龍脯麒麟。布被底下臥平津,天涯地角盡陽春。
題桃源手卷。宋代。陸文圭。 種柳栽桃總是春,興亡千古一沾巾。只評隱者非仙者,莫悟秦人即亞人。年號記曾題甲子,兒孫肯使識君臣。南陽高士空遐想,不向柴桑去問津。
晚桂。清代。許傳霈。 百卉俱飄息,叢桂出高岡。年年七八月,空際散天香。有桂獨后發,若自甘退藏。繁枝零玉露,翠節霏輕霜。西風戰陣陣,清籟雜金商。紉蘭既失佩,裂荷早無裳。仙骨經折磨,高韻起抑揚。仰天望蟾闕,一枝列上方。高擷此花者,徐步樂翱翔。何以同此質,瞠焉不可望。無知在草木,有意聽彼蒼。冬榮本我輩,先后何自妨。晚楓愛紅葉,晚菘饒秋光。嗟哉澗底樹,金粟綴郎當。遲遲非本意,羞與眾草芳。月中能寄語,乞為謝吳剛。
歸田雜詠十二首 其十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苦憶平生友,憐予頗好奇。能供光祿酒,常和法曹詩。宦拙騎官馬,朝回補竹籬。風塵關塞黑,魂夢故來遲。
宿廣福寺。宋代。葛書思。 我非山中人,暫借山中宿。靈風散微陰,片月出喬木。蕙帳棲夕香,古井汲寒淥。名緇多夙契,延坐同茗粥。況與靜者俱,繕性久已熟。清詞麗陶謝,玄談干身毒。所愧形跡拘,無由寄高躅。鐘聲殷江島,露氣靄林麓。良遇愜素懷,徘徊至天旭。
臥病省署同鄒繼甫作八首 其八。。胡直。 韶齡期學道,老去尚迷陽。日恐童心減,年驚旅鬢蒼。欲歸匡岳去,重使故交傷。未寤人間世,何由應帝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