肅清門外春草青,背城曼衍趨郊坰。西山曉晴出蒼翠,高下不斷如連屏。
道傍巨冢烏鳥噪,寒食野祭遺膻腥。溝深路狹雪泥在,緩控瘦馬仍竛竮。
行行山近寺始見,半空碧瓦浮晶熒。先朝營構天下冠,千門萬戶伴宮庭。
寺前對峙兩飛閣,金鋪射日開朱欞。截流累石作平地,修梁雄跨相緯經。
平臺當前白玉座,刻鏤精巧多殊形。常時御舟此游幸,清簫妙管魚龍聽。
沿堤萬柳著新綠,未見蒲葦彌煙汀。鳧飛鷺起渺空闊,使我清思凌滄溟。
游船兩兩棹歌起,亦有公子攜娉婷。主僧說法據高座,撞鐘擊鼓聲發霆。
欣然肅客道周歷,顧瞻幻怪何神靈。后園小殿翳花木,繡幃香閣猶深扃。
坐陪方丈談亹亹,伊蒲清供分馀馨。出門暄風掠人面,前趨復歷峴與陘。
泉乾土勁草樹少,祇有廣塔高亭亭。香山蘭若金源舊,猶馀大定殘碑銘。
長松老檜見未有,澗水繞屋鳴清泠。扳危涉險劇喘汗,卻下迅走誰能停。
班荊列坐杏花底,
三月十八日張仲舉趙伯器吳伯尚王元肅同游西山玉泉遂至書山。元代。吳師道。 肅清門外春草青,背城曼衍趨郊坰。西山曉晴出蒼翠,高下不斷如連屏。道傍巨冢烏鳥噪,寒食野祭遺膻腥。溝深路狹雪泥在,緩控瘦馬仍竛竮。行行山近寺始見,半空碧瓦浮晶熒。先朝營構天下冠,千門萬戶伴宮庭。寺前對峙兩飛閣,金鋪射日開朱欞。截流累石作平地,修梁雄跨相緯經。平臺當前白玉座,刻鏤精巧多殊形。常時御舟此游幸,清簫妙管魚龍聽。沿堤萬柳著新綠,未見蒲葦彌煙汀。鳧飛鷺起渺空闊,使我清思凌滄溟。游船兩兩棹歌起,亦有公子攜娉婷。主僧說法據高座,撞鐘擊鼓聲發霆。欣然肅客道周歷,顧瞻幻怪何神靈。后園小殿翳花木,繡幃香閣猶深扃。坐陪方丈談亹亹,伊蒲清供分馀馨。出門暄風掠人面,前趨復歷峴與陘。泉乾土勁草樹少,祇有廣塔高亭亭。香山蘭若金源舊,猶馀大定殘碑銘。長松老檜見未有,澗水繞屋鳴清泠。扳危涉險劇喘汗,卻下迅走誰能停。班荊列坐杏花底,
吳師道(1283—1344),字正傳,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歲。聰敏善記誦,詩文清麗。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,乃致力理學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學說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進士第。授高郵縣丞,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。因為官清正,被薦任國子助教,延祐間,為國子博士,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。后再遷奉議大夫。以禮部郎中致仕,終于家。生平以道學自任,晚年益精于學,剖析精嚴。 ...
吳師道。 吳師道(1283—1344),字正傳,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歲。聰敏善記誦,詩文清麗。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,乃致力理學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學說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進士第。授高郵縣丞,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。因為官清正,被薦任國子助教,延祐間,為國子博士,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。后再遷奉議大夫。以禮部郎中致仕,終于家。生平以道學自任,晚年益精于學,剖析精嚴。
上曹大夫。宋代。鄭俠。 客從南英到揭陽,十有五年困長道。囊資空竭奴仆愁,氣象塵埃顏貌老。天矜窮悴幸有緣,太守曹公看客好。孤舟薄艤即趨門,一笑相迎見懷抱。道途險易人佚勞,俄頃咨詢無不到。旌軒雍容屈臨顧,袖出緘封相燕勞。舍舟東溪宅西湖,西湖風光畫不如。是日佳筵在連理,賓從翕集何舒徐。大斗所酌真醍醐,珍肴畢果瓊瑤鋪。巨觴瀲滟巡數勸,惟恐不醉非賓娛。別有芙蕖對芳席,五干十花圖在壁。萬龍齊干玉森森,回看華軒籠翠碧。熙熙臺上柳青青,眾樂亭前松植植。爾乃盤桓四十日,尊罍時殿情無斁。不知海內為主人,幾人似公真好客。觀公政治誠有倫,合居廟廟居海濱。子厚在柳南蠻欣,文翁在蜀西鄙馴。天心帝意誠念遠,故為遠俗迂良臣。愿公不日居陶鈞,大開東閣羅冠紳,烹庖鼉龍脯麒麟。布被底下臥平津,天涯地角盡陽春。
游崆峒巖和洪邑侯韻。明代。梁之屏。 何處尋真覓島洲,崆峒景物似羅浮。霞流玉乳巖多麗,風捲晴嵐石更幽。九轉鼎留經歲月,三花樹老度春秋。片云屯蓋祥光映,列宿遙臨瑞氣收。選勝登高還躡屐,沖寒歸路索重裘。公馀偶爾乘佳興,豈是當年秉燭游。
浣溪紗 連晝蒙霾高臥無緒,素友快遞蟹笥,地址有誤幾未果收,仍倚前調。。幻廬。 漠漠重霾閟曉陰,凝弦恁會子期心。為迷三徑一時尋。濡沫潮橫思可聽,剔黃月滿慰初噙。潛移清寂午將深。
題深省庵。宋代。蒲壽宬。 結草為庵寄一枝,鐘魚聊復事清規。野蔬入供無人識,古柏為香有佛知。頻去飲泉非為渴,偶來坐石忽忘饑。常談且接頭陀伴,欲說上乘空費辭。
千里不來。。釋重顯。 不見古君子,因循又隔秋。浮生多自擲,好事更誰留。碧巘高沉月,寒云靜鎖樓。宗雷何處是,白鳥下汀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