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都全盛稱元豐,天子慷慨思奇功。蒐兵閱馬振百度,坐欲折箠笞羌戎。
羽林衛士天下選,內廄汗血皆飛龍。射毬穿柳雖戲劇,移置行陣寧非雄。
從臣絕藝龍眠翁,曾侯喚仗明光宮。斫鬃飛?親眼見,十年落筆逾精工。
君不見開元天寶馬蕃庶,畫手亦有曹韓同。承平涵育賴休澤,人與物會真奇逢。
好頭赤玉五花驄,轉首一笑浮云空。盛衰反覆古今夢,寶津無樹吹秋風。
紛更擾擾竟何益,禍啟大梁塵再蒙。披圖考古三嘆息,我思圣人憂日中。
李龍眠飛騎習射圖。元代。吳師道。 東都全盛稱元豐,天子慷慨思奇功。蒐兵閱馬振百度,坐欲折箠笞羌戎。羽林衛士天下選,內廄汗血皆飛龍。射毬穿柳雖戲劇,移置行陣寧非雄。從臣絕藝龍眠翁,曾侯喚仗明光宮。斫鬃飛?親眼見,十年落筆逾精工。君不見開元天寶馬蕃庶,畫手亦有曹韓同。承平涵育賴休澤,人與物會真奇逢。好頭赤玉五花驄,轉首一笑浮云空。盛衰反覆古今夢,寶津無樹吹秋風。紛更擾擾竟何益,禍啟大梁塵再蒙。披圖考古三嘆息,我思圣人憂日中。
吳師道(1283—1344),字正傳,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歲。聰敏善記誦,詩文清麗。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,乃致力理學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學說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進士第。授高郵縣丞,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。因為官清正,被薦任國子助教,延祐間,為國子博士,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。后再遷奉議大夫。以禮部郎中致仕,終于家。生平以道學自任,晚年益精于學,剖析精嚴。 ...
吳師道。 吳師道(1283—1344),字正傳,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歲。聰敏善記誦,詩文清麗。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,乃致力理學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學說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進士第。授高郵縣丞,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。因為官清正,被薦任國子助教,延祐間,為國子博士,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。后再遷奉議大夫。以禮部郎中致仕,終于家。生平以道學自任,晚年益精于學,剖析精嚴。
山居遣興。。易蘩。 囂境何如靜境棲,長吟人坐小窗西。地偏時有閒車馬,客至猶能具黍雞。四面松疏蟾送影,半溝水淺燕銜泥。誰知領取幽居趣,合計詩壇細品題。
題吳子和山水。明代。張以寧。 今代高人張師夔,繭紙畫出紫陽詩。青山娟娟洗宿霧,綠樹粲粲含朝曦。孤篷高卷在沙腳,一叟獨坐閒支頤。返思前夜風雨惡,滿蓑白雨飛淋漓。牛渚天昏神鬼出,龍門雷動黿鰲移。明朝起視天宇凈,金盤高掛扶桑枝。云收浪息非昨夢,樹色山光如舊時。乃知穹壤間,神明有如斯。高天日月常昭朗,平陸風濤自險巇。紫陽之仙去我久,茲理明明知者希。秦川吳子和,讀書見天機。喜得此畫邀我題,嗟我倦游材力衰。大江長淮動千里,似此幾回親見之。行年五十未聞道,徑欲從此棲武夷。
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。宋代。釋慧開。 機輪才轉,作者猶迷。頂
贈周仲鳴進士四首 其四。明代。林光。 斯文曾未識荊州,多少明珠惜暗投。畫舫莫隨流水去,白云多被好山留。掃除俗慮新茅筆,披過寒冬老布裘。未了乾坤男子事,幾宜擔負幾宜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