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元四年十月冬,池府承命兩馬驄,惟池學廩素贍豐。
十奪七八歸豪雄,□爾按覈務盡公。校官遣偕俱謬庸,唯有姚璉心頗同。
貴池屬邑最近鄉,拿舟此去宜先從。人言群惡張其鋒,昔歲往者人馬傷。
焚香再拜先圣宮,愿依皇靈保微躬。沙夾一帶臨大江,上有牧地連元戎。
悍卒夜伏蘆葦茸,按行不侵循舊封,伏者引去無留蹤。
官湖周遭十里通,數家根據窟其中。良田美稼供螟螽,按圖詰實辭皆窮。
歸途卻繞山之東,小屋突出婦女翁。前遮行輿扼其杠,白挺四出相奔沖。
忽擒一夫捽其胸,愬茲事者眾所攻。捶擊宛轉恣毒兇,止之不可徒忡忡。
為陳法理開其聰,稍復散去穿棘蓬。古來王官勢穹崇,尸取鼠輩須臾空。
我今有志權不充,念之羞憤徒滿容。明朝港出新河旁,溯江未遠騰顛風。
排磯怒響如撞舂,倉皇未及拄短篷。桅檣傾側浪濺窗,已分投骨歸魚龍。
一卒力勝百柁工,正帆近岸離奔谼。同舟神色方怡融,此行不謂有此逢。
善人每倚天為宗,天亦愒我何蒙蒙。書生昧事真愚惷,猶欲區別見寸功。
微官已及三年終,歸歟歸歟逐輕鴻。
池陽紀事。元代。吳師道。 至元四年十月冬,池府承命兩馬驄,惟池學廩素贍豐。十奪七八歸豪雄,□爾按覈務盡公。校官遣偕俱謬庸,唯有姚璉心頗同。貴池屬邑最近鄉,拿舟此去宜先從。人言群惡張其鋒,昔歲往者人馬傷。焚香再拜先圣宮,愿依皇靈保微躬。沙夾一帶臨大江,上有牧地連元戎。悍卒夜伏蘆葦茸,按行不侵循舊封,伏者引去無留蹤。官湖周遭十里通,數家根據窟其中。良田美稼供螟螽,按圖詰實辭皆窮。歸途卻繞山之東,小屋突出婦女翁。前遮行輿扼其杠,白挺四出相奔沖。忽擒一夫捽其胸,愬茲事者眾所攻。捶擊宛轉恣毒兇,止之不可徒忡忡。為陳法理開其聰,稍復散去穿棘蓬。古來王官勢穹崇,尸取鼠輩須臾空。我今有志權不充,念之羞憤徒滿容。明朝港出新河旁,溯江未遠騰顛風。排磯怒響如撞舂,倉皇未及拄短篷。桅檣傾側浪濺窗,已分投骨歸魚龍。一卒力勝百柁工,正帆近岸離奔谼。同舟神色方怡融,此行不謂有此逢。善人每倚天為宗,天亦愒我何蒙蒙。書生昧事真愚惷,猶欲區別見寸功。微官已及三年終,歸歟歸歟逐輕鴻。
吳師道(1283—1344),字正傳,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歲。聰敏善記誦,詩文清麗。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,乃致力理學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學說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進士第。授高郵縣丞,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。因為官清正,被薦任國子助教,延祐間,為國子博士,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。后再遷奉議大夫。以禮部郎中致仕,終于家。生平以道學自任,晚年益精于學,剖析精嚴。 ...
吳師道。 吳師道(1283—1344),字正傳,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歲。聰敏善記誦,詩文清麗。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,乃致力理學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學說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進士第。授高郵縣丞,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。因為官清正,被薦任國子助教,延祐間,為國子博士,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。后再遷奉議大夫。以禮部郎中致仕,終于家。生平以道學自任,晚年益精于學,剖析精嚴。
夏日雙樹園閒居檃括昔人成語作十絕句 其二。明代。胡應麟。 乞得真形圖,五岳在指掌。撫琴一動操,欲令眾山響。
紅棉寺次韻。清代。潭溥。 載酒茱萸合,尋山粵秀開。海光浮地出,秋氣并云來。烽火連邊徼,艱危憶將才。徘徊寺前路,落日滿蒿萊。
乾封驛早行。宋代。陸游。 己巳被驛書,乙亥戒徂兩,扶衰犯霜露,疲憊不可狀。夜行星滿天,晨起雞初唱,槁枝燒代燭,凍菜擷供餉。三年走萬里,天幸茍亡恙。深知賦材薄,自笑得名妄。宣溫望玉座,何以待諮訪?春江色如藍,歸舟行可榜。
題桃源手卷。宋代。陸文圭。 種柳栽桃總是春,興亡千古一沾巾。只評隱者非仙者,莫悟秦人即亞人。年號記曾題甲子,兒孫肯使識君臣。南陽高士空遐想,不向柴桑去問津。
狄梁公祠次匏庵韻。明代。王鏊。 歌中嫵媚亦誠豪,覆體何人脫御袍。鍊石有方天可補,檿弧無驗鬼空號。參苓入籠還為用,稂莠當階不受薅。南望河陽如在眼,青山無限白云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