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寶三郎,愛環睡起紅妝懶。背渠素手洗朱鉛,吹裂寧王管。
羯鼓嵬坡塵散。記紅冰、淫淫淚斷。際天長,悵蜀棧青螺,錦江難浣。
千古驚魂,泛蘭轉蕙光風暖。嫣然一笑尚傾城,桃李空繁滿。
銀燭春宵苦短。愿青軒、流光緩緩。借諸任袖,回施新齋,捧□□□。
燭影搖紅。元代。姚燧。 天寶三郎,愛環睡起紅妝懶。背渠素手洗朱鉛,吹裂寧王管。羯鼓嵬坡塵散。記紅冰、淫淫淚斷。際天長,悵蜀棧青螺,錦江難浣。千古驚魂,泛蘭轉蕙光風暖。嫣然一笑尚傾城,桃李空繁滿。銀燭春宵苦短。愿青軒、流光緩緩。借諸任袖,回施新齋,捧□□□。
姚燧。 元文學家。字端甫,號牧庵,河南(今河南洛陽)人。原籍柳城。官翰林學士承旨、集賢大學士。能文,與虞集并稱。所作碑志甚多,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。原有集,已散失,清人輯有《牧庵集》。
上趙王 其四。明代。佘翔。 芙蓉池上擅風流,今代宗藩古帝州。借問西園飛蓋夜,何人托乘月中游。
次韻同院晚春 其一。宋代。李正民。 病思愁腸叵奈何,新詩無復苦磋磨。欣聞郢客陽春曲,罷唱吳儂小海歌。幽徑雨馀芳草綠,小園風靜落花多。融樽正好酬佳景,休嘆朋簪不我過。
小雨效韋體。宋代。張耒。 午景蔽浮云,芳林散清雨。虛窗度遙吹,稍覺青葉舉。殘蔬知夏余,隕葉兆秋序。幽獨無往來,烹茶誰晤誰。
題喻彌陀接待院。宋代。釋寶曇。 作成寶缽梅花供,帶得金池蓮葉香。百億萬僧同一飽,彌陀接待勝諸方。
澈庵招游北樓二首。近現代。趙熙。 古寺憑江郭,高樓感眾陰。時危萬里仄,思苦百年深。半醉天難問,多材陸豈沉。迢迢獨行者,珍重呂粱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