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聞董糟丘,嘗為李白天津橋南造酒樓。人間二子不可見,唯有杰句掛余心肺爛爛珊瑚鉤。
長安風沙住不得,南歸再臥蘇臺秋。泊舟濟陽城,買酒銷客愁。
登樓拜先生,進爵澆黃流。知章不語先生笑,飛花亂撲過樓頭。
金陵更無鳳凰游,岳陽莫將黃鶴留。鄉關浮云蔽落日,題詩卻寄施湖州。
余為先生牛馬走,湖州乃是賀老儔。西塞山,杜若洲,與爾相期釣鰲去,千年江海同悠悠。
濟陽登太白酒樓卻寄施湖州。明代。祝允明。 昔聞董糟丘,嘗為李白天津橋南造酒樓。人間二子不可見,唯有杰句掛余心肺爛爛珊瑚鉤。長安風沙住不得,南歸再臥蘇臺秋。泊舟濟陽城,買酒銷客愁。登樓拜先生,進爵澆黃流。知章不語先生笑,飛花亂撲過樓頭。金陵更無鳳凰游,岳陽莫將黃鶴留。鄉關浮云蔽落日,題詩卻寄施湖州。余為先生牛馬走,湖州乃是賀老儔。西塞山,杜若洲,與爾相期釣鰲去,千年江海同悠悠。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號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號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漢族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他家學淵源,能詩文,工書法,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,流傳有“唐伯虎的畫,祝枝山的字”之說。祝枝山所書寫的“六體書詩賦卷”、“草書杜甫詩卷”、“古詩十九首”、“草書唐人詩卷”及“草書詩翰卷”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。并與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禎卿齊名,明歷稱其為“吳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,情性相投,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。 ...
祝允明。 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號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號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漢族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他家學淵源,能詩文,工書法,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,流傳有“唐伯虎的畫,祝枝山的字”之說。祝枝山所書寫的“六體書詩賦卷”、“草書杜甫詩卷”、“古詩十九首”、“草書唐人詩卷”及“草書詩翰卷”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。并與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禎卿齊名,明歷稱其為“吳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,情性相投,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。
答真陽周紹稷。明代。皇甫汸。 滇徼辭官老更休,河陽試宰仕初優。春前剖鯉傳書至,天上乘鳧佇舄游。想見儀容勞北海,猶聞涕淚灑西州。茂陵遺草君收取,他日應逢使者求。
白髭嘆。明代。王鏊。 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莖。當時初見之,妻子殊為驚。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來明鏡中,對之不復嗟。人生天地間,老去會不免。猶勝嚴終輩,終身不得見。
病中呈諸友。宋代。朱熹。 窮居值秋晦,抱疾獨齋居。行稀草生徑,一雨復旬馀。交親各所營,曠若音塵疏。始悟端居樂,復理北窗書。讀誦興已闌,起坐方躊躇。綠樹滿空庭,策策涼飆初。良時不復停,煩吝未云祛。還思對君子,日夕佇軒車。
小梅花。近現代。姚鹓雛。 宮車陌。王侯宅,長安城烏盡頭白。彩云收。露盤秋。芙蓉小苑,浩蕩入邊愁。橋陵松柏悲風雨。銀榜千門污塵土。擊圓鼙。舞銅鞮。凝碧池前,豪竹復哀絲。南八指。雎陽齒。壯士車中半生死。佩鈐韜。弭蟬貂。烽明野闊,一戰覆陳陶。彎弓突騎今何有。專閫論功印如斗。布威靈。動歡聲。鳳閣鸞臺,簪筆頌河清。
五十九歲生日作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紫髯雖滿鏡,終奈二毛何。白日從他暮,朱顏且自酡。楚丘神智少,萊子笑啼多。明歲杖鄉得,居然六十皤。
喜晤王叔淵別駕即送其之沭陽。清代。曹俊。 亂離同失路,異地忽相逢。執手垂清淚,關心非舊容。話憐今日短,情苦往時濃。況又明朝別,愁難載酒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