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馬黃,臣馬驪,驂以驥馬來何遲。驪馬善折軸,驥馬不失馳。
天閑衛龍馭,終不到瑤池。
賦得君馬黃送黃翰林。明代。祝允明。 君馬黃,臣馬驪,驂以驥馬來何遲。驪馬善折軸,驥馬不失馳。天閑衛龍馭,終不到瑤池。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號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號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漢族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他家學淵源,能詩文,工書法,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,流傳有“唐伯虎的畫,祝枝山的字”之說。祝枝山所書寫的“六體書詩賦卷”、“草書杜甫詩卷”、“古詩十九首”、“草書唐人詩卷”及“草書詩翰卷”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。并與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禎卿齊名,明歷稱其為“吳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,情性相投,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。 ...
祝允明。 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號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號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漢族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他家學淵源,能詩文,工書法,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,流傳有“唐伯虎的畫,祝枝山的字”之說。祝枝山所書寫的“六體書詩賦卷”、“草書杜甫詩卷”、“古詩十九首”、“草書唐人詩卷”及“草書詩翰卷”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。并與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禎卿齊名,明歷稱其為“吳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,情性相投,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。
鴻嗷嘆 其一。。俞明震。 洪濤穴蛙黽,岸圮江流橫。落日散寒烏,泊舟心轉驚。吹荻爇殘火,四望無人行。老翁七十馀,煢煢草底生。道昔乾嘉時,舳艫控襄荊。民富堤質堅,商吏同經營。自遭粵匪亂,江岸無完城。生聚十馀年,稍稍理農耕。泥淤河身高,土薄地利輕。前月忽晝晦,堤決沙水并。天地戰寒濤,土木蛟龍爭。頹垣掩白骨,冷灶灰燼平。倉皇語未竟,四野聞哭聲。幼兒初學舌,向客乞殘羹。隨身無餅餌,對此難為情。酸風颯然來,壞木啼倉庚。
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,賦得各言其志。唐代。皎然。 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無邊。零露積衰草,寒螀鳴古田。茫茫區中想,寂寂塵外緣。從此悟浮世,胡為傷暮年。
欲雨。。弘歷。 欲雨難為意,延俄轉怛忉。先虞風復作,稍幸日全韜。禱向明神切,心緣區?勞。原田將坼兆,颙望沛恩膏。